林云荷
【摘 要】根據新課標精神,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即數學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內,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構建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高效的教學活動,加強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進步,如今教學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還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答疑解惑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數學教師必須通過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確保學生深入掌握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習質量。那么如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呢?
一、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學生開始接受小學教育的年齡在6周歲左右,該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故事的興趣比公式的興趣大的多,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程開始之前讓學生先了解該節課程涉及到的歷史故事,讓學生不要認為數學是很難理解的課程,讓學生在更加放松的心態中去完成教學任務。傳統教育中,數學教師都會給學生大量的題目來鞏固知識點和公式,部分學生在還沒有完全理解課堂內容時就開始做題,答案準確率肯定很難得到保障。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先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再開始做習題。同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提問和解疑的時間,教師在和學生的問答互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度和敏感度。
二、積極開展數學情境教學模式
數學課程的開展必須要有嚴謹的邏輯性作為支持,如果教師只用數字的形式為學生講解無實物情境下的運算知識,很難讓學生理解這個運算在生活中的價值,而且單純的思維計算會對小學生產生很大的困擾,小學生更傾向于涉及到生活經驗的數學情境模式。教師在開展運算知識點授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水果來創建情境教學的條件,將水果的價格和數量制定好,讓學生隨意取用一部分水果來計算這些水果的總價格。學生在計算水果價格的時候會減輕對數學的抵觸,把思維的重點放在水果的種類和形狀上,教師可以在學生分組計算的同時查看學生對于價格結果的討論情況,發現公式以及口訣上的問題及時提出并解決,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牢記乘法和加法的運算規律,減輕公式記憶法的枯燥和乏味,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質很強的學科,解題過程中需要對課題內容及運算方式進行思考,而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中掌握,教師應提前告訴學生即將學習的單元和知識點,讓學生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更有信心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陪同家長購物時關注買賣運算的方式,然后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理解和發現的問題進行闡述,教師可以在與家長互動之后將學生反饋的問題一一解答,并就超市買賣中遇到的問題和課本上的知識點有效結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也會加深對運算公式的印象,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效率,讓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更加高效。
四、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解決問題
數學并非一種固定思維的學科,很多數和圖形的運算都不止一種解題方式,雖然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其過程有著很靈活的多變性,因此,教師應當在數學課堂上鼓勵學生以不同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教師在發現學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同時,應該首先詢問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否則很容易打消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當盡量使用解題方式不唯一的例題,讓學生了解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在之后的課堂小組討論中也能更加用心,有助于活躍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做到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五、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現代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課堂。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能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他們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利用電子白板,提供多層次的練習平臺,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充分發揮整合課程資源的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展示,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有效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使學生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技巧,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而對所學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進行“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等。知識的教學時,在課堂小結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播放PPT 課件或者網頁課件進行知識的梳理與回顧,對于難度較大的訓練題目,教師通過出示有規律性的提示,為學生的理解掃平障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手段保證。這些課件的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進行熟練的掌握和理解,便于今后學習時能夠前后聯系, 建立知識鏈,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又如,數學知識點較多,教師上課時的板書任務較重。此,有時需要教師在課前把需要板書的大量信息整合到PPT 課件中,上課直接調用即可,大大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我們在組織單元復習或章節測驗的講評過程中,可用多媒體展臺把學生很多易出錯的地方展示出來,把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通過對比的方式展示,這樣可以節省板書時間,以提醒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通過展臺進行實物展示,使教學效果更為直觀,以便提醒學生的注意,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學理念下,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數學知識,還需要具備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使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面臨一定的難度。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小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三?三”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1):21~23.
[2]潘海燕.探究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的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72.
[3]王粉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