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強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黃金時期,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應當引起廣大小學教師們的關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小學教師應當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將新課改理念與創新教育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結合一線教學經驗與學科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來創新教育教學方式,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1 引言
伴隨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素質教育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當做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創新思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素質,是新課改下發揮學生主體性與學習的主動性的重要體現,它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也能夠積極的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
2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概述
思維品質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是個體思維活動的特殊性表現,由于每個人思維都有差異,因此思維品質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實質上就是人們思維能力的差異。有學者認為,創新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獲得獨特和顯著效果的思維活動,它具有獨創新、突破性、針對性、靈活性、廣闊性、超前性、綜合性等特征,其中數學創新思維融合了這些特點,突破了傳統固有思維的思考模式,另辟蹊徑,是通過不同的角度與方法來得出創新性結論的一種思維模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更迭的速度不斷加快,農村小學教師作為傳播知識與文化的重要力量,應當充分認識創新思維對學生作用,積極的擔負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使命,為農村小學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3.1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學生獲得教師的心理支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開展,由教師主宰的課堂教學局面逐漸改變,許多農村一線教師已經認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逐漸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新時期要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首先需要教師跳出教材的思維框框,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授課往往拘泥于教材,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學不僅要基于教材內容,同時還要適當拓寬教學內容,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到教學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其次,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注重評價標準與評價方式的變化,不能僅僅依據分數與成績來評價學生,應當從三維立體目標處罰全面評價學生的能力,同時結合學生發展規律與接受程度等采取不同評價方式鼓勵和激勵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從心理上獲得教師的支持。
3.2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于教材有內在的興趣。”
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有效的超出教師的預期效果。出于這種考慮,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在充分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為學生創造問題探究的情境。例如在數學課初始階段,教師不必忙于數學知識點的總結與提煉,先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另外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應當考慮到問題的趣味性、科學性、開放性以及探究性等特點,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予充分的鼓勵的與引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聯系實際創設情境,例如在教授“混合運算”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是教學課件模擬生活中“小集市”,將不同的食品以及價格等列好清單,模擬集市,讓學生們在售賣體驗中學會混合運算,再如,讓學生拿30元錢,如何利用這些錢買到更多的青菜以及學習用品,這樣學生既學會了混合運算的多種方法,又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獨立解決來提升創新思維,可謂是一舉兩得。
3.3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訓練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能力加以有針對性的訓練,為小學生營造出思維成長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最終實現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師應當通過“讀題、畫題、說題意”來引導學生認真審題,仔細審題、周密思考的好習慣。在讀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看懂問題是讓干什么,認真理出思考程序,畫出重要條件。在把握重點詞句之后學生能夠更好的分析出其中的數量關系便于列式檢驗,減少失誤。其次,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啟發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鞏固以及應用的過程中學會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綜合比較分析與抽象概括,為創新思維的形成奠定基礎。通過對思維訓練方式的分析與總結,一是可以借助線段圖,例如在學習應用題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教師可以畫出線段圖輔助教學,讓學生更直觀的觀察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二是尋找未知量,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方法就是尋找其中的未知量,抓住問題的關鍵便可以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問題中的隱蔽條件,進而通過相應的關系式來求出未知量。三是加強對比訓練,將性質或者題目相近的問題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規律,開拓思維,提升概括與創新能力。四是教師要鼓勵多樣化的解題方法,鼓勵有不同解題方法的學生進行解答并對算理進行剖析,讓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答案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求異思維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總之,將創新思維引入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是一項明智之舉,教師應當積極進探索引導思維創新的教學方法,在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提升課堂質量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翠婷. 數學教法與學法探析[J]. 語數外學習,2013,(05).
[2]張宏忱. 初中數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之我見[J]. 神州,2013,(05).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維新鎮維新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