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wèi)寧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和逐步深入,高中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面臨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卻忽視了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這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于是我校濠頭中學嘗試著結合藝術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以美修德和藝術滲透中加強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將學生塑造成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需求的現代化人才。
關鍵詞:以美修德 藝術滲透 高中學生 健全人格 培養(yǎng)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單純只掌握專業(yè)知識的人才已經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和重用了。相對于專業(yè)素質而言,用人單位更看重一個人的人格品質。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教育應當進行適當改革,不僅要重視語數外等文化課的教學,還要加強對體育、音樂、美術等相關藝術學科的重視,以此為載體對學生進行人格培養(yǎng),確保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都是德才兼?zhèn)涞母咚疁省⒏咚刭|人才。
一、培養(yǎng)高中學生人格的重要意義
據有關資料顯示,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在最近幾年的犯罪率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甚至高達120%[1]。總體情況來看,青少年犯罪呈現出越來越重、越來越多的趨勢。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推行多年,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對學校優(yōu)劣的評價依然是以升學率為主要指標。這也導致許多高中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將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學生升學率上,而忽視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養(yǎng)成和健全學生的人格應當作為國民教育方針。換言之,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好品質、高學識、講誠信且人格健全、理想高遠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才[2]。只有達到這一目標,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任何一個人,要想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必須要有完善的人格。一個人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才能在一個健康的、進步的社會中將自身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高中學生正處在人生重要的轉折階段,各項能力和素質趨向成熟。在當前這個信息化社會,不良社會思潮四處泛濫,很容易對高中學生的思想造成侵蝕,讓學生成為利己主義者、拜金主義者[3]。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也造成嚴重的阻礙。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書育人,既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假如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適當解決,可能就會發(fā)展成為心理疾病。高中學校的教育管理人員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在教育管理活動中既要加強對學生文化課程教育,同時也要重視藝術課程教育,以此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音樂、美術、體育等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相關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獲得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審美教育由心里沉淀轉化成行為美、語言美和道德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在以美修德和藝術滲透中對高中學生人格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人格培養(yǎng)
教學氛圍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對學生人格培養(yǎng)也有直接的影響。在一個歡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生的情緒也會積極向上,性格開朗活潑。在一個沉悶的、枯燥的氛圍中,學生通常會表現出低落的情緒,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問題。因此,在藝術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人格培養(yǎng),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一般來說,相對于文化課,藝術學科普遍受學生的歡迎。比如音樂課程、美術課程、體育課程,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愛。尤其是那些具有藝術細胞的學生,在藝術課程中表現的更為活躍。藝術學科的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立足實際,以此為契機進行教學氛圍的營造,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4]。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放低姿態(tài),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課下的時候,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談心,及時了解到學生在生活上的困難或者學習上的問題,力所能及地幫助學生解決,防止這些困難或者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生,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在這樣健康、溫暖、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積極滲透德育內容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藝術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處在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吸收和內化的知識少之又少。而且,在這樣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性普遍較低,難以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受教育大環(huán)境和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yōu)槟康倪M行教學,導致教學過程存在較強的功利性,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就筆者教學經驗而言,新形勢下,高中藝術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同時還要重視德育教育內容的滲透,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富有靈性且高效的課堂,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礎[5]。例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帶領學生對這些美術作品進行鑒賞,不斷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又如,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這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積極開展藝術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除了要通過理論知識教學進行人格培養(yǎng)的滲透,藝術教師還要積極開展各種社團活動和藝術活動。由于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藝術學科,加上實踐活動本身就有較強的趣味性,所以藝術實踐活動能夠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等充分調動起來。豐富的、有趣的藝術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得到充實,還能放松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的情緒得到釋放。比如,美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校外寫生,擁抱大自然,以此陶冶學生的情操,活躍學生的身心,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又如,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種校級體育賽事、省級體育賽事等,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現自我的平臺,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讓自己的行動成為最有說服力的教育,從而根植于學生心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假如教師在教學中工作態(tài)度隨意,就會讓學生在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輕浮。假如教師經常呵斥學生,不僅會讓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而且學生在生活中也很難有一顆包容之心。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藝術課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教師要在教學中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此熏陶學生,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使其做到德才兼?zhèn)洹?/p>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的心理可以分為情、意、知三個層面,藝術、道德、知識三者共同參與學生的人格塑造。只有真善美三者協調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出理想的人格,才能將教育的實效性充分發(fā)揮出來。藝術教育在學生人格培養(yǎng)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學校以及藝術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將藝術課程價值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淵.加強道德教育,培養(yǎng)健全人格——高中歷史教學加強德育的思考[J].教書育人,2016,(29):73.
[2]蘭世偉.關于新時代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途徑探討[J].中華少年,2016,(22):193-194.
[3]姜建軍.關于高中音樂教學的思考——學生學習不積極、不主動的原因分析[J].教師,2014,(12):59.
[4]郭紅.高中歷史人物教學中關注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08):23-24.
[5]趙穎楠.高中音樂課程對學生人格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濠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