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媛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的人教A版數學課程在學習教學內容及形式上都有較大的改變,使廣大中學數學教師面臨新的教學挑戰,要求中學數學教師對新課程展開學習、教學與思考。從人教A版數學教科書3(必修)角度探討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學習、教學與思考,討論課程特色、轉變教學理念、強調探究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人教A版;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教學;思考
新課程改革標準下,人教A版數學教科書課程改革面臨新的歷史階段。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具有新的課程特色,轉變為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學理念,重點強調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面向全體學生與教師,從內容、理念、實踐等方面的轉變使廣大數學教師面臨新的教學挑戰。
一、討論課程特色
1.新增設內容的準確定位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意識。在人教A版數學教科書3(必修)中精簡了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習內容,并對每部分的知識點進行了重新安排定位,并對增設內容進行了探討。對于新增加的內容,有許多數學教師反映難教,一部分原因是對于新增設學習內容不像老教材一樣熟悉能夠做到輕車熟路;還有可能是因為對于新課程標準的把握不到位,新增設內容的優點在于能夠貼近生活實際,更具有應用性與時代感。例如,在算法的學習教學中,可以先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運用之前學習的知識解答,統一歸納總結解答步驟,然后用自然語言的方式進行表達。通過這樣的教學思路來讓學生更為印象深刻地感受與理解算法的基本邏輯思維方法。
2.強調應用
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成為新的關注熱點。對于新課程的教學,無論是教學方案還是內容都更為貼近生活實際,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都始終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教材中。例如,通過真實的事件或者生活數據引入課程知識,在變量概率與相關關系的教學中,通過學生的物理成績與數學成績兩個變量之間的概率計算與相關關系探究引入,更為貼近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使教學與學習變得更為生動,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而在人教A版數學教科書3(必修)的例題與練習中都增加了應用性問題,幫助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可能真實存在的問題,例如,概率運算中通過概率計算解決撲克的抽取問題。
二、轉變教學理念
1.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教育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指導者,起到了組織、引導、幫助的作用與價值。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已經不適應于當今教育模式與社會發展。例如,在算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實例,讓學習自主理解算法的定義與邏輯,引導學生通過算法解決問題,并運用一些算法語言進行自主編程,掌握當今信息化時代基本的計算機算法技能。
2.抓緊基礎
熟練地掌握各種基礎知識并對其進行基礎的應用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與保障。例如,程序框圖的學習,結合一些數學具體問題,學習、模仿并操作程序框圖的表達來解決問題,讓學生自主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與重要性、實踐性,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
3.實踐運用
數學知識與計算機技術的相互聯系使數學的實踐運用在當今社會更為普及,同時也拓寬了數學的實踐前景與范圍。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十分重視讓學生解決生活實踐中的真實問題,促進數學與生活及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為重視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意識,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4.過程性學習
高中數學尤其是人教A版數學教科書3(必修)中的算法教學中,注重的是過程性學習,即首先需要分析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算理探討,展開算則分析后制定解決問題的算法步驟并通過自然語言進行描述,描述后的自然語言轉化為程序框圖,程序框圖再翻譯為程序語言使其能在計算機上執行并驗證,對驗證后的算法進行優化。通過這些過程明確的算法步驟,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與發展過程,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數學知識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三、強調探究式教學方法
數學新課程的教學方式強調探究式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教學內容的講授,而忽略了探究,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探究性學習幫助學生發現于體驗數學、發現于發生的過程,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與魅力,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與思維能力。
新課程面臨新挑戰,新教材需要新方法。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做到對新課程改革內容的熟練掌握,針對新增設內容做到輕車熟路,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融會貫通,并將這種教育理念傳播給學生。
參考文獻:
[1]高慧明.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對人教A版數學教科書3(必修)的學習、教學與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08(7):1-5.
[2]肖世琥.重視“四研究”達到“四提高”: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的教學體會[J].林區教學,2010(5):89-92.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