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休閑體育專業教學是一門新興的課程體系,其教育目標在于增強學生體魄、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主要作用。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導致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興趣不高,使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不能夠發揮育人成效。對此,本文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伊犁職業技術學校為研究對象,分析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的現狀,論述實踐育人模式下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的實踐原則,提出實踐育人模式在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實踐 實踐育人模式 休閑體育專業
一、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的現狀
從當前學校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現狀能夠看出,一些教師與校領導缺乏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度,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全人格、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重要性,導致休閑體育專業教學沒有發揮基本的育人成效,失去了體育教學根本的教育意義。此外,在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師還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并沒有將實踐育人教育融入到其中,在實踐教學中缺乏針對性引導,導致學生體育技能不佳,沒有感受到體育育人教育成效,導致學生體育素養不高。此外,教師對于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通常較為依賴于教材,很少采取趣味性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二、實踐育人模式下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的實踐原則
(一)理論與實踐結合原則
傳統休閑體育專業教學較為注重理論知識講解,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踐育人模式下,開展的休閑體育專業教學要注重理論與實踐融合的原則,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實現體育育人成效,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以人為本原則
實踐育人模式下,開展的休閑體育專業教學,要體系育人成效,教師要根據學生個性發展、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為學生構建理論與實踐教學活動,之后在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提升學生多項能力,進而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在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教師只有改變一言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發揮自身引導者、組織者作用,圍繞學生構建適合發展的教學活動,才能夠在豐富學生知識體系的情況下,實現育人成效,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進而增強學生體魄,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三、實踐育人模式在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調整課程結構
實踐育人模式下,學校、教師要提升對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的認識度,知曉休閑體育專業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重視休閑體育專業教學,為學生樹立大體育觀念,增加課外授課時間,減少課內教學實踐,實現課內、課外一體化授課模式,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發展。在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差異性,以強化學生終身教育為導向,為學生開展寓教于樂體育活動。例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微課教育滲透其中,將理論知識提前制作微課教育,讓學生通過微課教育實現自主學習模式,對體育理論知識具有提前的了解,這樣就可以具有較多的時間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實現體育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為學生構建多樣化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意愿,選擇適合的體育項目進行運動,使學生將理論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教師在一旁發揮引導作用,進而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二)推進進行模式的改革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落實到教育領域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在當前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一些教師還是以自己為教學主體,忽視體育育人教育成效,導致學生各項能力得不到發揮,這種教學模式無疑與素質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不利于學生長期發展。因此,在實踐育人模式下,休閑體育專業教師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差異性,為學生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健全學生人格品質。例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抽象的知識生動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此外,在體育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多樣化體育項目,如籃球、足球、羽毛球、跳繩項目,讓學生更加自己喜好選擇適合的項目,進而實現教師單一教學模式的創新。
(三)培養學生團體合作意識
休閑體育專業教學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競爭能力的主要場所。因此,在實踐育人模式下,教師要將育人教育融入其中,增強學生情感教育,使學生在體育項目中強化合作意識,知曉團體榮譽感,進而使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籃球比賽中,通過學生合作培養學生團體合作意識,在開展賽事之前教師要告知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讓學生以此原則參與到比賽中,同時籃球比賽賽事較長,在此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耐力與抗壓能力,使學生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中,完成籃球比賽,進而能夠實現體育育人成效。
結 語
綜上所述,實踐育人模式下,在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差異性,以強化學生終身教育為導向,為學生開展寓教于樂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身體素養,使學生在運動中收獲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生自信心,進而實現休閑體育專業教學育人成效。
參考文獻:
[1] 闞妮妮,李江.“三全育人”德育觀指導下體育院校德育工作有效探索——以南京體育學院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01):110-111+126.
[2] 陳妙閩.淺談大型體育賽事背景下志愿服務的育人作用——以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學生為例[J].才智,2013(04):66.
[3] 姜濤,劉浩.新時期高等體育院校共青團工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吉林體育學院共青團“五育人”工作模式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6):106-107.
作者簡介 :姜峰(1986-03)男 籍貫:吉林省敦化市 學歷:大學本科 職稱:中級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伊犁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