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蕾 施奮飛
摘 要:近年來,居住出租房一直是溫州火災高發、亡人集中的重點場所,對于居住出租房的隱患整治“戰役”也從未停止。筆者深入分析全市居住出租房的現狀,并以問題為導向,從“治標”和“治本”兩方面闡述對居住出租房隱患整治和長效管理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居住 出租房 隱患整治 長效管理 思考
一、溫州市居住出租房火災情況
2016年以來,雖然關于居住出租房的火災隱患整治從未停過,但由于溫州產業“低、小、散”的格局尚未改變,“半城市化”現象仍然突出,外來人口集聚、城市功能混雜、出租房管理相對滯后等因素相互交織,既改的隱患極易反彈,新增的隱患也如雨后春筍,大量滋生,居住出租房依然是溫州一個極為突出的火災發生和火災亡人點。據不完全統計, 2016年以來,雖然經過去年的“雙月”攻堅行動,大量的居住出租房火災隱患得到有效整治,但全市仍發生居住出租房火災631起,死亡2人,分別占比27.6%、15.4%。尤其是2016年8月14日廣東東莞市大朗頭鎮巷頭社區一出租房發生火災,造成9人死亡,教訓慘痛。
二、溫州居住出租房現狀和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問題
(一)溫州市居住出租房現狀。溫州的居住出租房總體上呈現“總量大、分布廣、型式多、隱患突出”的特點。一是從數量上看,溫州現有新居民約360萬人,居住出租房40.9萬戶,。二是從分布區域看,居住出租房分散于全市各個縣(市、區),文成、泰順、洞頭三縣相對較少,其余地區主要集中于經濟發達鄉鎮(街道)。三是從建筑類型看,有木質老房子、違章簡易棚、農民聯建房(通天房)、集體宿舍和商品套房,其中以農民聯建房(通天房)最為典型。四是從租住形式看,1房1戶極少,1房多人多戶、攜家帶口的群租房最為
普遍。
(二)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問題。一是先天不足,火災隱患異常突出。一些出租房建造年代早,多為磚木結構,耐火等級低;部分房屋采用木樓梯,設置防盜窗,安全疏散條件差;多數出租房未配置消防設施,電線亂接、違章用電,線路過負荷及老化現象比較普遍。二是生產經營與居住合用,易引發亡人火災。很多出租房尤其是“通天房”,底部從事生產經營,樓上住人,或者“前店后廠、樓上出租”,生產經營與居住部位未進行有效防火分隔,一旦失火,人員難以逃生,極易造成傷亡。三是群租較多,火災風險明顯增大。群租房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吃住燒于一體,用火用電頻繁,火災荷載大,致災因素和火災發生概率增加,且容易造成較大以上亡人火災。四是利益驅使,隱患房屋隨意出租。房東為了贏利,擅自占用閑置地違章搭建,或將自家房屋采用木板簡單分隔后出租,每戶居住空間極為狹小,但寢具、灶具、用電設備等“五臟俱全”,滋生大量火災隱患。五是意識淡薄,承租人自防自救能力差。外來務工人員受文化水平、流動性、作息時間等因素制約,主動接受消防教育培訓的意識不強、機會不多,消防基本常識缺乏,極易成為火災的“致災者”和“受害者”。
三、居住出租房隱患整治和長效管理的對策
強力的隱患整治是遏制居住出租房火災高發、亡人多發的有效手段,從2016年以來的出租房火災起數和亡人數就可以充分說明。但整治成果一旦缺乏源頭防控和長效監管機制的支持,一旦高壓嚴打之風一過,既改的隱患極易回潮、反彈。筆者從“治標”和“治本”兩個層面闡述一下幾點看法。
(一)立足“治標”,全面推進隱患整治。一是全面推進隱患“清零”和改造提升。當前居住出租房整治的首要目標就是推動各地黨委政府,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推進居住出租房隱患“清零”和改造提升。二是全面實施準入登記。目前,全市已全部以當地黨委政府名義出臺了居住出租房準入登記備案制度,明確以“十個一律”為準入登記標準,對全部居住出租房實行準入登記,同時,將居住出租房所有信息錄入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系統,全面投用與此系統匹配的APP,實現對居住出租房的實時監管,動態管控。三是強化運用物防技防措施。據統計,目前全市已安裝漏電保護器70萬個(能有效減少電氣線路原因火災的發生),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14.44萬個(能做到火災發生早提示、早施救、早逃生)。我們要推動各地黨委政府將“漏報”和“煙感”等物防技防措施,納入當地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加大財政投入和補貼力度,鼓勵居住出租房房東主動安裝相關物防技防措施,強化自身火災防控水平。
(二)放眼“治本”,全面實施長效監管。一是推動頂層立法。一方面通過立法,進一步強化單位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區分不同層次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明確不同層次人員的義務和責任,加大對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人員的法律責任追究力度,完善相關措施,確保單位主體責任落實。另一方面,通過立法,進一步在法律層面明確準入登記備案制度、物防技防措施的運用,給居住出租房長效監管做好法律支撐、保障。二是強化源頭防控。居住出租房亡人火災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多數出租房設置在“通天房”內,由于“通天房”的特殊主體結構,一旦發生火災,居住人員很難逃生,這也是為什么其他地方也有居住出租房,也有火災發生,但亡人沒我們溫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控制、減少通天房的量,也是我們溫州居住出租房將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筆者認為,要積極與住建、房管部門溝通聯系,推動出臺關于嚴格控制“通天房”結構民房建設的通知,從源頭上掐斷“通天房”的增量。三是授權鎮街執法。按照目前我市的做法,居住出租房隱患整治工作主要是各地鄉鎮(街道)負責,但鄉鎮(街道)在工作推進中,普遍反映其“有責無權”的尷尬現象,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只能勸說式整改,督改隱患效率極低,因此如何解決這一尷尬現象,理順鄉鎮(街道)的監管模式,是我們下步的重點工作方向。明確各地鄉鎮(街道)要建立消防安全組織,明確專人負責消防工作,因地制宜探索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依法履行消防工作管理職責。在上位法依據基礎上,作為溫州消防部門,我們還需要通過地方立法明確鄉鎮(街道)組織、程序,建立起以消防大隊、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站等為核心的基層火災事故防控治理體系,全面實施居住出租房的長效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