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
摘要: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所以,我們要認真調查研究大學生思想狀況,認真分析他們思想狀況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問題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繼續奮斗。廣大青年要以國家富強、人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為之終身奮斗。”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所以,我們要認真調查研究大學生思想狀況,認真分析他們思想狀況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本人從事教學工作多年來,認真分析我省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及時發現記錄他們思想狀況中存在的問題,現把當前我省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一、部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明確,對生活態度不認真,比較迷茫。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互聯網技術也相應發展起來。在大網絡時代,網絡成為大學生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網絡給大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識信息,有利于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網絡中也夾雜著一些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宣揚不同的價值理想和觀念。由于大學生正是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網絡的認識不足、自身甄別力不夠,對網絡文化不能做到趨利避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混亂。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有些人的交往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有些人為了金錢,不惜犧牲自己的親情、友情、愛情。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趨利性,使大學生逐步形成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嚴重扭曲了大學生原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這就造成了有些大學生攀比風氣嚴重,不能形成正確的“三觀”,對未來和生活比較迷茫。全社會要幫助大學生建立健全樹立“三觀”的良性機制,加強網絡管理,抵制丑惡現象,引導大學生良好的利用網絡,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多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交往和友誼,從而為自身樹立正確的“三觀”奠定良好的前提和基礎。
二、部分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的重要作用理解不深刻、不到位。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認識黨中央的正確政策和決策,不能很好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課在學習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能很好的把思想政治理論應用于學習生活實踐。
當前我省高校中,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沒有形成科學的認識。他們認為思想政治課就是傳授枯燥的理論,沒有充分認識到思政課的重大意義。他們有些人甚至把思政課看成可有可無。我們要讓大學生認識到這些理論對于黨和國家的發展、對于當前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大學生要善于把這些理論與自己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高校教師要多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組織他們開展課堂討論,激發他們對思政課的興趣。思政課教師上課,不能照本宣科,要傳授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教會學生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教會他們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讓學生從內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 、部分大學生的學習觀不明確,不能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習,部分大學生認為來到大學就是生活的樂園,可以肆無忌憚的放松玩耍。不能正確的理解學習在大學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從事教學工作多年來,本人發現大學生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玩手機現象嚴重,學習態度也不認真。他們認為大學,就是人間的“樂園”,可以肆無忌憚的玩耍,課堂玩手機現象嚴重。在信息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手機帶給大學生很多便利,他們既可以從手機上獲取大量的學習信息,也可以通過手機玩各種網絡游戲、可以看好多自己喜歡電影。在玩網絡游戲、看電影這個過程中,他們忽視了學習,不能正確理解學習在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學生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高校教師要主動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使命,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積極引導學生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的教學要“活”起來,要善于掌握年輕人的特點,把理論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政課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切實了解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四、部分大學生的愛情觀不正確,認為大學階段太輕松,談戀愛就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不能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愛情。
大學生正是青春年華,對美好愛情總是充滿著憧憬,不同大學生對戀愛有著不同看法。當今,談戀愛已經成為一種正常現象了。有些談戀愛同學有著正確的戀愛觀,他們彼此鼓勵,彼此進取,共同進步,為了以后共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邁向婚姻的殿堂。有些談戀愛的同學,認為談戀愛就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只顧當前,不顧以后。分了再談,談了再分,沒有明確的目標,這種錯誤的愛情觀,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生活甚至以后的工作。所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迫在眉睫。
五 、部分大學生擇業觀不正確,認為以后工作選擇方向就是輕松自由,高工資、高報酬,想少付出多回報。
知識經濟時代是人們的職業和崗位變更更加頻繁的時代,擇業模式因此也發生了改變。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進行擇業,一次就業定終身的現象日益減少。但部分大學生擇業時,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喜歡輕松自由、高工資高報酬、舒適的工作,稍微累點的工作就接受不了,不能勇敢承擔責任;其次,看到同學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產生盲目攀比的心理,陷入到無比煩惱之中;最后,還有部分同學就業時存在“從眾心理”,人云亦云,缺乏主見,在眾多的選擇面前,猶豫彷徨。
當代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追求穩定的傾向,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夢想找到一個“高收入、很穩定、有身份”的“鐵飯碗”,所以,現實和理想差距很大,我們要幫助他們樹立“先就業后擇業”觀念,自覺培養他們的創新和創業觀念,幫助他們樹立好正確的擇業觀。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本文緊緊圍繞高校青年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觀、愛情觀、擇業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研究,目的是:一方面,讓青年大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擇業觀,讓他們健康成長成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要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要使大學生充分體會自己生活在偉大新時代的幸福感,進而使他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研究大學生的思想狀況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國家的未來,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命運前途,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作為高校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愿意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建言獻策,愿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 》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國青年網
*該論文是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課題轉換成果,課題名稱:當前我省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研究 課題號:HBSZKT-201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