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存 張英
摘 要:美術集學科、藝術于一身。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美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日益被人們熟知。傳統的教學中,美術始終處于“邊緣化”的位置,既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又得不到學生的青睞,美術課過于流于形式。教學改革推動著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發生變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成為最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現狀;策略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初中生將學習重點放在考試學科上,如語文、數學、政治、歷史、物理等。再加上教師“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幾乎很少有學生學習“副科”,如:美術、音樂、體育等,教師和學生的不重視,導致美術課的開設流于形式,并不能實現教學大綱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美術教學現狀
當前,美術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成為制約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因素。在很多學校,美術處于“邊緣化”的位置,很少有學校會專門聘請專業的美術教師,而是讓懂點美術知識的教師兼任美術教師。美術教師的專業知識匱乏,導致課堂上僅僅欣賞美術作品,課堂效率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提高。
美術課沒有被劃分到升學考試范圍內,大部分學校一周只安排一節美術課,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教師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機械式”地講解理論知識,一節課下來,學生什么都沒有學到,覺得美術課太枯燥無味,并慢慢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一)轉變認識理念,強化師資力量
由于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校、教師、家長三方都認為學習美術毫無作用,應該將學習時間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久而久之,美術教師應付了事,課下不備課,課上不專注,美術課堂形同虛設。新的教育形勢下,學生的“綜合能力”占據首位。為此,學校要重視教學改革,從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等多個學科推動學生向著德、智、體、美的方向發展。
當地教育部門應挑起“大旗”,積極開展宣傳活動,通過有意識的宣傳,轉變學校、教師、家長對美術學科的認識。此外,定期舉辦美術比賽活動,比賽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能力,凸顯美術學科的重要性。
同時,學校應增加美術課時,加大師資投入,聘請專業、高素質、高水平的美術教師,為美術教師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此外,定期組織美術教師開展科研活動,在活動中豐富他們的專業知
識,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從整體上提高美術教師隊伍的素質,從而為中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興趣
傳統的美術課堂上,由于教師并不提前備課,教學中,僅僅是“照本宣科”,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落后,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到課堂上。再由于受錯誤觀念的影響,學生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他們有的在美術課上看小說,有的在美術課上寫其他學科的作
業,有的在美術課上傳紙條。圍繞著中學美術教學現狀,美術教師應認真分析學情,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和接受水平,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以欣賞梵高《向日葵》為例,首先,教師要做好備課,查閱資料,總結梵高《向日葵》的藝術特色。導入環節中,利用多媒體將梵高《向日葵》作品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還要呈現出其他《向日葵》作品,通過分析、比較,感受梵高筆下向日葵的與眾不同。梵高的《向日葵》有著單純的色面和明確的造型,以黃色調為主,加上一點青色和綠色,奏響了一支黃和綠的交響曲。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分析《向日葵》這部美術作品以及作品所蘊藏的情感。合作學習法凸顯學生的主動性,每位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細細觀察美術作品,深入到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感。
(三)開展課外拓展活動,開闊學生視野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教師應開展課外拓展活動,引導學生從“教室”走出來,深入到生活中、大自然中,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其他學科不同,美術學科要求學生具備空間想象力、創新思維,然而,當學生長期被局限在教室里,他們的創新思維、空間想象力無法得到提高。
在“校園的春天”設計課上,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領略春天給我們校園帶來的變化。有的學生看到校園的柳樹綠了;有的學生看到校園的迎春花開了;有的學生看到校園的小草發芽了;有的看到校園的池水融化了;有的學生看到校園上空的大雁多起來了。通過讓學生真實感受校園的變化,并整合他們所搜集到的材料,以“校園的春天”為主題,設計一幅生機盎然的校園春景圖。此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分干預,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尊重每位學生的想法,鼓勵每位學生,旨在拓寬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受應試教育影響,美術教育“邊緣化”,中學美術教學現狀并不理想。素質教育推行的背景下,美術學科迎來新的“生命”,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整合信息技術與美術課,吸引學生眼球,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當然,教師應整合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活動中,豐富學生素材,增強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亢海濤.談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7(1).
[2]周永雷.探析初中美術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7(22).
[3]賈學健,周健.解析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