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潔
摘 要: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照搬教材或教參,造成了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喪失和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實施導學案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學生的學習熱情變得更加高漲,有效地打造實效性課堂。
關鍵詞:初中英語;導學案;運用
所謂導學案,其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指導方案,因而導學案的編寫必須基于新課改標準和素質教育的實施為目的,通過教師的集體研究和教師個人的備課之后,采取集體研討的方式制定而成,在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合作和探究中來,結合學生的英語現狀和教學三維目標,結合科學的教學和有效的評價,為學生的學習、創新和合作提供自主高效的指導。由此可見,導學案在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更應加強對導學案的運用,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作用。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對其運用呢?
一、精心編寫導學案是確保運用成效的根本
為了確保導學案的運用成效,將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發揮出來,作為教師就應精心的編寫導學案。
1.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的研究
嚴格按照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對教材、大綱和教參等進行綜合性分析,以確保導學案始終與學生學習的主題緊密相連的同時還應不得拘泥于教材,結合問題的實際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2.加強對學情的分析和研究
對學生目前的英語學習現狀和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尤其是在編寫過程中應始終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3.兼顧學生的不同
在編寫過程中始終堅持層次性原則,體現所設計學案的梯度性和層次性,并充分注重學生資源的挖掘,引導學生適當地參與導學案的編寫,提高導學案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二、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導學案在課前預習中的運用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引導學生從導學案的基礎部分(已經學過的知識和即將學習的知識)著手,從而為新知識的學習起到一個準備和鋪墊的作用,因此導學案的準備部分必須具有如何使用生詞,以及生詞的類型和數量形式,例如是動詞還是形容詞還是數詞及數詞的數量形式,且能結合上下文的內容,對生詞進一步掌握和理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2.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課堂教學是導學案的主要應用渠道,因而必須在課堂上加強導學案的應用,尤其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發揮,通過在導學案的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將問題帶入課堂,通過教師的引導,逐一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導學案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致力于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根本性任務就是加強對詞匯的記憶,對詞匯的意義、發音和組成結構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促進學生詞匯量的提升。所以在導學案的引導下,每堂課的英語學習目標已經得到了指示,學生也明確了即將完成的學習任務,例如在完成詞匯記憶方面,由于其作為基礎性的任務,經常被一些教師所忽視,而更多的是加強對語法的講解,而這實質就是對詞匯記憶的忽視,所以為了更好地加強詞匯教學和語法的講解,在短短的45分鐘內講解一堂精彩的英語課,必須致力于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情境的啟發和教師的引導更好地完成導學案中的各項任務。
(2)加強小組之間的合作探究學習。在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之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就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導學案在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分組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確保學生分組的科學合理性,每組學生的水平相當,結合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和提出的問題,做好合理的分工,組與組之間相互競爭,教師則應進行良好的引導,并由每組選派代表將合作探究的結果展示出來,通過教師的科學合理的評價,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互相啟發、討論和交流,進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技能。
3.導學案在課后總結和鞏固提高中的運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課后提高就是讓學生將課堂學習、探索的成果加以鞏固,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的目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掌握既定的學習內容,并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要設計有針對性的達標練習題。習題的設計既要側重基礎,又要有一定的思維含量。總結是學生對從課前預習到達標練習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自評和初省的結果,是學生整理、提高的過程。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導學案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師,必須緊密結合新課改發展的需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致力于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切實做好導學案的編寫工作,并在教學實踐中切實加強對導學案的應用,才能更好地確保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為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