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平
摘 要:人類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將情境作為基礎存在的,情境給人類的生存及行為活動提供客觀存在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對教學活動來說也是一樣的,情境教學的合理性對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起著關鍵的作用,主要對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方法及其情境教學的作用做一些淺顯的探析。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境教學;突出作用
語文學科奠定了學生更好學習其他學科的良好基礎,情境教學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問題,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效果,還會影響情境教學的最終成效,降低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中學語文教師在此方面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并提出合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情境教育的方法對其來說就是很好的教學模式,并將其實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文章主要對語文情境教學的輔助功能進行論述,并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的主要體現
多媒體具有其他傳統教學沒有的特點,多媒體教學以圖文并茂的特點,可以向學生提供更多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形式,利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悅耳的背景音樂可以幫助學生進入一個相對愉快的學習環境,從而營造充滿意境的學習氛圍。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完善課堂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將圖片以及音頻、視頻展示給學生,便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比如在一些詩詞的講解上借助多媒體視頻以及音頻方式來進行朗讀,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利用圖片和音樂等多媒體手段參與課堂教學,塑造意境和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感受文章的基調,從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全文內容。
教師開展情境教學活動,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創設情境,在實際情境創設中注重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老師要注重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應該適當對學生進行點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適當給學生留課下作業幫助其更好地了解文章內容,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使學生結合課堂問題進入深刻的探索和分析,以此來增強語文教學效果,首先應該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期待,然后就是培養并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最后是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有效方式進行探索分析,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感,使得學生最終感受到學習語文的魅力和樂趣。
二、語文情境教學的作用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是最關鍵的,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要有自己的情感體會,還要領悟文章本身蘊含的內容,以此來獲取對自然以及生活和人生有益的啟示。新課標改革將學生的情感體會放在主要位置上,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一個審美過程,教材中的課文有畫面優美的散文,有凈化心靈的詩歌,還有引人入勝的小說,這些文章從字里行間都在反映著作者的真實情感,老師應該根據課文的實際內容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內容,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審美體驗,幫助學生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
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可以幫助學生啟發其自身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容易理解掌握知識要點,通過創設情境問題,引發學生對文章的進一步理解和思考,比如在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可以通過對紀錄片的播放或者是圖片的播放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關鍵詞,學生由于自己的好奇心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提出相應的質疑,老師可以設置恰當問題并通過情境設置提出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
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設備和情境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設備直觀生動地營造語文教學氛圍,通過聽覺以及視覺的結合,以此來展現文章的知識要領,直觀地表現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境教學使得語文教學更加生動且具有活力,語文教學課堂中進行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世界,情境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以及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主要實施陣地,因此課堂教學的方式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關注的重點,新型教學方法運用情境教學作為關鍵,以此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樂趣,初中語文教學中良好的學習背景以及學習情境更加適合初中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需要不斷從實際出發,結合不同的文章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岳惺菡.運用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理論指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2).
[2]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
[3]潘海生.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