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摘 要:歷史,永遠都值得被后人銘記并更好地繼承與傳承。因為歷史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見證,通過對歷史的了解與學習,可以讓大家更清楚人類的發展與壯大,從而走好前進之路。那么,如何才能讓歷史活動課更好地開展與進行就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歷史活動課能夠讓學生對一段歷史擁有最直觀的了解與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參照的歷史活動課程為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七課《與哥倫布同舟遠航——學習與探究之一》,并從以下幾方面對怎樣上好歷史活動課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課程教學;課程延伸;心理教育;歷史活動課
一、課堂教學
歷史,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時代性的一門課程。所以,如何讓當今這一代學生能夠更直接、更真實地了解到過去的某一段歷史以及那段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人文特征、生活方式,從而讓學生能夠有所感受和體驗就成為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向,活動課正是適應這種需要而設置的新課型。由于是關于歷史的活動課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減少教師“講”的部分,從傳統式的教學方式轉換為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這個探索歷史的過程,而教師則作為整個過程中的輔助角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到的就是學生內心的“滿足感”與“喜悅感”,這樣能夠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具象,每當想起相關的活動課歷史知識點時學生的心里都是快樂的。讓學生將自身看作是主體,讓學生覺得不是在教師的“講”中知道了什么,而是通過自己的探尋了解到了什么。這樣在學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更加喜愛對歷史活動課的學習。
其次,對于歷史活動課的課堂教學要做到“帶入感”與“故事性”。讓學生感覺是在經歷一場旅程而不是在上一節課程。就以《與哥倫布同舟遠航》為例,在活動課開始之前可以提出幾個不同的角色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要成為的那個角色,與哥倫布“一起航海去發現新大陸”。在這樣的人物設定下讓學生更真實、更完整地觀察世界、感受那段歷史的迷人與神秘,從而學習到更多的具象認識。角色設定好之后的課堂教學關鍵,則變成了提問的角度與方式。比如:“作為船上的××,你發現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學生站在最貼近于歷史的人物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答案。
在擁有了角色設定這一環節后,還可以再增加一些活動課的整體趣味性。比如:分出不同的小組作為不同的遠航船隊,體驗一下百舸爭流的感覺。將“世界全貌與美洲新大陸”作為終極“寶藏”,不斷提升活動課的生動性,從而演繹出一場自然的“課堂劇”。
最后就是充分利用歷史活動課課前所準備的道具,讓這些道具成為不同“遠航船隊”的“航海裝備”。比如紙筆和刻刀就可以作為繪制航海地圖的重要道具;地圖就可以作為“船長與舵手”的航線方向;而“海嘯”“冰山”“暴風雨”等情境也要充分地體現利用,以這些課堂模擬形式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個人表演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同時學習到更多課程以外的東西。
二、課程延伸
“一千個人的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在活動課的最后,一定不能缺少“分享總結”這一環節:讓每個人都談談自己在這次“旅程”中的收獲與感受,這一步是對于個人的一種課程總結,也是讓其他學生的思維能夠有多方面收獲與擴散。通過集體的共享使個體的收獲得到更高提升,充分運用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與體驗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在不同的角度與不同層面上得到更多的啟發與認知。
最后就是對活動課內容的延伸,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讓我們知道通過對某一段歷史的認識,我們應該如何在現實中“學以致用”。這就需要教師的適當引導,比如:“哥倫布精神所要告訴給我們的深處意義是什么呢?”運用這樣的延展性問題去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考能力。等學生全部說完之后再次引導,例如:“哥倫布精神告訴我們:要以探究性的心態與發現性的眼光去看到身邊和生活中的事物與現象。因為歷史一直都是在前進著的,昨天和前天都是屬于我們的歷史,所以,我們也要認真去書寫屬于我們的這段歷史……”
歷史一直在前行,時代也一直在隨之改變著其自身的形態。所以,對于歷史活動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也要做出相應的創新和改變,但背后的主題卻是永久不變的。不管我們以何種方式進行歷史活動課的開展與進行,其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能夠更好地融入其中,從而達到對歷史的繼承和傳遞,使人類的文明一直延續下去。這也是我們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重要意義,我們應該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在我們之前的人類又是怎樣生活?在那些時代到底都發生了什么事情?現在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的,那之前的世界又是什么樣子呢?這些都還是等待我們去探究的謎題,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人類對于過去的探尋都不會停止,因為只有當我們在知道了過去之后,才會更清晰我們未來的路要如何走,這就是歷史存在的意義。
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也必須要做好“雙重教學”,不僅要將歷史活動課做得越來越好,更要讓學生們都明白歷史到底在告訴我們些什么。
參考文獻:
[1]周建菁.穿越歷史 玩轉快樂:初中歷史快樂課堂營造思辨[J].教師,2014(27):108.
[2]孫月彩.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初中歷史活動課[J].知音勵志,2016(7):10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