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勝 鄭靜君
摘要 總結了廣東省統防統治發展歷程,分析了廣東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現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推動當地統防統治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 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現狀;發展對策;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 F3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123-02
1 發展歷程
為推進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保障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安全,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專業化防治隊伍,推進重大植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業部印發了《關于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的意見》。當年廣東省印發了《關于推進我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的意見》,制定了《2008年廣東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工作方案》,并于2009年3月在陽江市陽東縣民政部門依法登記,組織成立了廣東省第一支由政府引導和扶持、植保部門技術指導、農民自發組織、走市場化道路的專業化防治隊——惠群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此后,廣東省成立了專業化統防統治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幾乎每年均舉辦培訓班、現場會、座談會等活動,制定和印發有關方案、通知,出臺相關政策,整合資源,籌措經費,并聯合農機部門制定印發了《關于做好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通知》,從植保機械方面扶持專業化防治組織。2014年,為規范統防統治服務造成損失而引起糾紛的現場鑒定和處理工作,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制定印發了《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糾紛現場鑒定處理暫行辦法》,為統防統治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 發展現狀
近年來,廣東省根據“政府支持,部門引導,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發展思路,堅持行政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全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
2.1 組織不斷壯大發展
目前,廣東省已形成了以農機專業合作社、農資經營企業、專業服務公司、種植大戶、村級服務組織為主體的統防統治多元化發展格局,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17年全省有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535個,擁有大中型植保機械(含無人機)7 691臺,從業人員1.35萬人,日作業能力1.81萬hm2。
2.2 覆蓋率不斷提高
目前,廣東省專業化統防統治發展勢頭良好,覆蓋率大幅提高。據統計,2017年,全省統防統治面積54.2萬hm2,其中水稻病蟲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28.03%,較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
2.3 效益不斷提高
組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不斷提高統防統治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效減少了農藥使用次數,節省了人力和農藥成本,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羅定測算,專業統防統治較農民自防效果提高10%~20%,每造減少用藥1~2次,用藥量減少20.5%,稻谷產量增加427.5 kg/hm2,節本增效1 950~2 775元/hm2。
3 存在的問題
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從事的是農業生產中技術含量高、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的一項工作。廣東省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起步較晚,在發展過程中無成功經驗借鑒,在探索過程中碰到許多問題與困難,減緩了專業化統防統治的發展進程。一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專業化防治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節省用藥,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由于宣傳不夠,廣大農民群眾甚至政府部門領導認識不一,使各地專業化服務發展不平衡,在規模上、操作規程、具體實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二是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發展規模小,收費低、利潤薄,容易受病蟲害突發、暴發和不良天氣等客觀因素影響,有很高的市場經營風險。三是缺乏專項資金支持,全省各地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步履維艱,發展緩慢。外省成功經驗表明,政府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是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四是評估機制不健全,由于病蟲防治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農戶會因病蟲危害損失問題與專業化組織產生不可避免的糾紛,但目前尚未建立專業的病蟲防治社會化服務評估機構,對損失程度和賠償額度難以評判,制約了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的發展。
4 發展對策
廣東省一直致力于積極探索行政推動與市場機制有效結合的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模式,通過以農業主管部門為主體,宣傳發動、技術服務為手段,不斷總結經驗,著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快速發展。
4.1 堅持市場化運作
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行為,是付費服務[1],農民與服務組織簽訂服務合同,按時交納服務費用,服務組織按約履行相應義務。因此,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發展必須堅持市場化運作,由農民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完成病蟲害防治,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通過向農民提供優質的病蟲害防治服務,獲得合理的利潤,雙方實現買賣關系,這一買賣關系必須遵守市場規律。堅持市場化運作,尊重市場規律,依照市場規律辦事,營造市場公平競爭機制,讓公司、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承當,政府扶持但不操辦,使服務組織在市場中得以生存和可持續發展。
4.2 堅持扶持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
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是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發展的核心,農業部門以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為扶持重點,積極培育中小型統防統治組織、大力扶持大型統防統治組織,幫助服務組織制定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管理規定和服務規范,做好統防統治配套服務,引導服務組織規范、健康發展。同時,依托水稻重大病蟲防控、農機購置補貼、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項目,鼓勵專業化防治組織購置大、中型機動式、自走式植保機械,探索使用無人機等新型植保機械,提升服務組織的植保機械裝備水平和田間作業效率[2-3]。
4.3 堅持全程承包服務方式
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就是要把病蟲防治責任從農民手中完全轉移到服務組織身上,防治責任完全由服務組織承擔。代防代治和階段性承包的服務方式,其藥劑、防治時期均不由服務組織掌握,不能保證防治效果,易產生病蟲害防治失誤和責任不明確等后果,造成農民與服務組織的糾紛,限制和影響專業化統防統治發展。采取全程承包服務方式使農民更多關注享受的服務質量和防治效益,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更注重服務品牌和品質,病蟲防治過程自始至終由專業化服務組織掌控,防治效果得到保障,從而利于專業化統防統治的良性發展[4]。
4.4 建立保險機制,增強抗風險能力
受病蟲發生危害程度的不確定性、氣候多變等因素影響,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具有較高的風險,而當前專業化服務主要針對水稻病蟲害防治,收取的服務費用十分有限,極大限制了專業化防治組織的規模化發展,若出現害蟲大暴發,往往容易造成規模較小的防治組織破產。因此,要推廣病蟲害防治專業化服務,必須引入農業保險機制,增強服務組織抗風險能力,服務組織通過購買農業保險,化解病蟲大暴發時專業化組織面臨的風險。
5 參考文獻
[1] 歐高財,唐會聯,尹惠平,等.湖南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模式探索與發展[J].中國植保導刊,2013,33(4):59-63
[2] 應瑞瑤,徐斌.農戶采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示范效應分析:以病蟲害統防統治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4(8):30-41.
[3] 王貴生,肖紅波.河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河北農業科學,2014,18(1):78-81.
[4] 孔建康.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