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思 史耀暉
摘要:本文通過“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表”和371名中職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調查的結果來簡單探析中職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和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中職生 時間管理傾向 學業成績
通過上面的調查結果得出中職生其總體時間管理的傾向偏低。時間監控觀念和實踐的價值感與學業成績均是成正比的關系,所以對于時間的管理學習是一個中職生必須要掌握的技巧,對時間能否有效的管理,怎樣進行有效的管理直接影響著中職生的學業成績。目前我國對于中職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成績之間關系之間的研究相對較少,而中職學校是培養一線人才的搖籃,所以培養中職生的時間管理傾向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其整體素質,提高其就業機會。
一、中職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成績關系研究
本次研究通過對不同班級不同素質的中職生進行分層取樣的方法,對新鄉衛生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共計371名中職生進行了有效的跟蹤研究。通過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中的時間價值質量表、時間監控觀量表和時間效能干量表對中職生進行現場問卷填寫回收再依據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的方式對其時間管理水平進行測評,對于中職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則作為其學業成績指標來進行相對應的研究分析。
經過對研究結果的調查分析得出中職生在實踐價值感和時間監控觀方面的平均分數高于理論中值,處于一個中等的水平,而時間效能感的平均分數則是低于理論中值,也就是說中職生在時間效能感方面水平相對較低。同時中職生的成績也與其時間管理的傾向表現出了成正比的關系。
二、中職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成績關系研究的討論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中職生的整體時間管理傾向得分水平偏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十分的復雜。一方面可能是與現階段的招生政策有關,中職生在進入職業學校之前學習成績普遍較低,這些學生在之前小學中學的學習過程學習階段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不但是學習的基礎差,甚至沒有相對有效學習的方法,對于時間的合理安排都沒有一定的自覺性。加上中職生其年齡特點,本身年齡較小,沒有一個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對自己的要求也相對較低,造成了得過且過的現狀。另一方面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家長傳統觀念作祟對于孩子的沒有一個整體合理健康的教育模式,武斷的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和主觀意志決定孩子的發展方向,一點不考慮孩子自身的興趣和意愿,從而導致中職生沒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在懶散怠慢中逐漸失去了對時間管理的能力。
三、中職生時間管理傾向和學業成績關系研究的建議
1)對于中職生個人方面的建議
大部分的中職生年齡處于15-18歲,其身心還未完全的發育成熟,對于當前的社會現象和以后的就業前景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是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現狀,任何行業任何企業都會采取擇優錄取的原則,所以中職生應該認識到以后想要有職業的選擇權有好的發展就必須先提高自身的素質。另外對于中職生來說還可以通過對自己情況了解來規劃以后的目標,通過對時間合理有效的管理應用來充實自己,提高自身學習成績以通過高職入學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方式來謀求更好的發展。
2)對于中職學校方面的建議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是一線人才培養的搖籃,培養更多數量,更強技術的一線技術人員是其核心目標,所以教學理念是相當關鍵的。其專業設置受到社會需求和教育規律的雙重制約,所以課程的內容不僅要符合以實用應用為目的的實際工作崗位需要,更是需要把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及時的在教學內容中反應。所以可對傳統的教學制度嘗試大膽的改革,對于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學生提前結業,反之對于一些學習積極性較低,成績較差的學生延緩其結業時間,這樣的彈性制結業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職生的學習激情,從而督促學生對于時間觀念管理的積極建立,有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專業技能的提高。
結束語
時間管理傾向可以直接的反應出一個人對于時間管理的態度和行為,是一個人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一個科學的時間管理傾向是獲取良好知識最基本的保障條件,是個人成長發展中的必要前提,所以對于中職生來說更應該學會駕馭時間,善于駕馭時間,從而更好的完成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自己的發展空間更寬廣,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提高其教學效果,從而實現雙贏的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文娟.幸福視角下我國高職生時間管理傾向研究[J].職教通訊,2018,(02):75-79.
[2]唐春燕.中職生時間管理傾向引導研究[J].考試周刊,2014,(3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