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
【摘要】:“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出自《語文新課程標準》) 學生的寫作過程是一個獨創性的勞動過程,在此過程中注重提倡“自主”;作文的批改與評價,不僅涉及學生個體,也涉及到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因此在進行作文評改的過程中應注重提倡“合作與探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 自主 探究
一、什么是小組合作修改作文
小組合作修改作文就是在作文的全過程中以一定的方式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問的相互合作,進行作文修改訓練,以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種教學活動。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作文基本功、思維品質特征等綜合因素,按好、中、差搭配成5-7人的異質合作小組,然后把作文教學中的幾個關鍵環節放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學生獨立操作中完成。
二、小組合作討論修改作文的策略
(一)、精心組織,培養合作技能和習慣。
合理安排小組成員,使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各得其所。我根據學生的性情、性格、習作水平、學習能力等均勻搭配,每組5-7人,設組長、管理員、時間提醒員各一人。組長一般先以能力強、作文水平高,樂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擔當。優等生要關心和鼓勵學困生,為他們提供首先發言的機會,小組每一次討論都要重點分析一個學困生的作文,幫助他弄清題意,豐富寫作內容。討論后由學困生再自己修改或重作。
每次每組批改4篇習作,以不批改本組的為原則。為了培養部分學生的責任心,習作的“評改者”要署名。
(二)、講清目的要求,培養互改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開展合作評改的意義,培養合作評改的興趣,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熱情,積極參與,各展其能,樂于合作互相促進。其次要講清目標和要求,傳授方法和要領。學生感覺作文評改難,主要是因為作文評改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統一的評改要求,使學生有據可循。我根據每次訓練重點把每次習作細化為若干評價指標,寫在黑板上,供學生評改時對照。同時,教給學生評改作文的基本要領:要求他們用朗讀的方法,一句句反復朗讀,仔細推敲,找出不通順、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進行評改。充分肯定作文的進步,指出不足,并選擇評改較好的作文供其他學生參考。
(三)、合理指導,評賞結合。
在小組合作評改作文的過程中,我會到各小組中進行巡視,作適當的點撥,使學生學會互改。同時我還重點抓“示范”,選出1-2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印發給學生或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全班作為一大組,師生合作點評,提出修改補充意見,使更多的同學明白為什么要這樣評改;還會有針對性地面授機宜,使個別小組或個別學生明白評改作文的原則和方法。
各小組批改任務完成以后,可在全班進行互換交流,鼓勵學生挑選出其中有代表性的習作,將原文投影放大,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評改交流。從主題結構到字、詞、句乃至標點符號等進行推敲,用一目了然的評改符號來規范學生。然后讓學生將“原文”與評改后的文章對照讀,幫助學生加深認識,發展能力。
(四)、充分發揮學生在討論中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討論中教師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為他們自我實現創造條件,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要求。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討論時教師參與其中,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有獨創見解的評價要給予鼓勵。如發現有的小組遇到困難,隨時給予啟發引導。如發現有共同的問題,可引導全班同學討論解決。
討論結束后教師要抓好總結,要求各小組討論本組討論的結果。最后教師根據各組討論的情況,評出本堂課的優勝小組并做好記載,到期末評價時,把優勝小組獲得的次數作為最終評價的主要依據之一。
三、收獲與思考
經過幾次嘗試,我體會到開展小組合作評改作文,能為學生創設一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諧合作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地互相探討相互啟發的機會,能使每一個學生進一步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促進個性的發展,共享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欣賞、贊揚別人,學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優點,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或建議,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還存在不少的困惑,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得到進一步的有效解決:
1、目標定位與批改內容的細化和靈活化
作文評價的目標容易定位,可以根據寫作訓練目標和作文的常規要求來確定評價的主次目標。而每次批改作文要達到什么目標,什么程度,卻比較難定位。還有批改內容細化到什么程度才合適,過分細化的批改內容和要求,會不會弱化訓練的本質要求,會不會降低學生活動的興趣,怎樣才能使批改內容靈活化,規范化,這些問題也是今后要思考解決的方向。可以根據每次作文的具體目標和要求,設計出不同的批改評價表來量化、細化評改目標和內容。這些一系列的有關批改內容的表格,應該成體系,應該與作文訓練的整體目標一致,應該體現作文批改訓練的序列性和層次性。
2、激勵措施的強化與落實
在實踐中,有“評選獎勵優秀小組”的措施,從總的方向說是值得肯定的;從效果看,激勵措施應具體強化,應讓學生自己評選,應考慮可行的落實方法。可以結合評價方式的多樣選擇和深入來進行有效的激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2】邱曉煦、何文軍撰寫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策略》源自《人民教育》 2003年第五期;
【3】任長松著《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4】“論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作者,裴娣娜,《學科教育》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