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蘋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具有不可比擬的挖掘價值。大力發揚傳統文化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高校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政治教育意義深遠。
【關鍵詞】:傳統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信
一、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雖然大學生總體上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持積極的態度,但因多元文明的沖擊、大學生自身獵奇性強的心理特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定困難。
1.對本民族文化認知積極性不高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化基點。要使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產生自信,就需要大學生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并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融入個人的思想和實踐中,使他們在具體實踐中去切身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但就目前的情況看,部分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并不深刻。例如,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正確的義利觀是在“義”和“利”相沖突時,應當“先義后利”、“義然后取”,這種義利觀是我們從小接受的道德教育。但在大部分大學生真實的思想觀念中,正確的義利觀只是政治考試中的正確答案,而不是自己利益取舍的衡量標準,他們并沒有把正確的義利觀轉換為自身的真實認知,沒有對正確的義利觀產生價值認同,因此更不可能將之落實到自身的實踐活動中。
2.對外來文化盲目崇拜
隨著世界交往日益頻繁,各具特色的思想文化在相互交織中激烈碰撞,使我國的文化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維護我國的安全,不僅僅是包括經濟安全、信息安全、環境安全,不僅僅是指傳統觀念上的主權、領土完整,更是指擁有獨立的文化話語權。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不平等互動。當代大學生中,有一部分比較易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文化憂患意識淡薄。隨著西方電影、歌曲、報紙刊物等文化產品不斷涌入國門,西方的文化觀念已經對我國的大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中國“獸首”在法國高價拍賣事件、我國“端午節”被韓國成功申遺事件、我們日常生活方式的西化問題以及一些傳統民間手藝瀕臨失傳等問題對我國文化的長足發展所帶來的嚴重損失,大學生們還缺乏客觀深刻的認識。“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一個民族要想實現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其國民必須有審時度勢的強大魄力,能夠認清文化發展的現狀,具有強烈的文化憂患意識和文化傳承使命感,抵御住外來文化的糖衣炮彈,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3.文化踐行自覺性差
“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我們思想觀念的價值才會得以實現。如果我們對本民族文化有了客觀全面的認知,并且能在西方文化的滲透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卻不將思想觀念落實到切身的實踐活動中,那么文化自信的建設成果也將付之一炬。在對中國優秀傳統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學習中,很多大學生只限于在課堂上學到的些許理論知識,而不去主動學習探究中國文化的內在魅力。在市場經濟利益機制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只是為了評優,為了證書,為了回報而學習,這種帶有功利性的學習使得他們并沒有真正地感受文化的真實韻味,使文化學習脫離了實踐的本質。
二、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使傳統文化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源泉,這樣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更有助于促進高校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
1.有助于緩解社會矛盾問題
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強調的是一種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它的最終目的是使人們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為,并按照一定社會所要求的規范行事。在傳統文化中,孔子創立的以“仁”為核心的人際關系準則,確立了一個可以普遍認同的處理人際關系的準繩,這對于協調各種人際關系,正確處理人際交往過程中的矛盾沖突有著重要意義。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不僅有助于緩解嚴重的社會矛盾,還有助于解決社會問題,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平正義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2.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既有助于使人們認識和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作用,養成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堅持不懈、開拓進取的精神,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斗終生,又有助于形成中華民族普遍的價值認同,提高人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作為中國未來發展進步的主力軍,對未來中國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青少年學生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自覺肩負起歷史所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文化中引入的主要責任,努力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3.有利于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進步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更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將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傳統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綜合素質,促進了人們的全面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當今時代,傳統文化與經濟政治發展相互交融,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傳統文化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和政治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參考文獻】
【1】鄧球柏.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劉淑蘭.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5):43-44.
【3】 孔凡芳.略論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J].人民論壇.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