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欣妮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一個復合型的專業,對人才專業素質要求較高。在新形勢下,對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電算會計人才現狀,提出了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優化策略,以完善高職院校點算會計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78-01
Abstrac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s a compound specialty, which requires high quality of tal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school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account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1 我國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會計電算化,簡而言之,就是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過程。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各職業學校也提出了會計專業課程的改革,以適應現代企業會計信息化的要求。人才需求是企業制勝的法寶,因此,對會計電算化的人才需求也不斷增大。一方面,對專業素質技能型人才不斷增加。很多企業與國際貿易接軌,在經濟往來的業務活動中,必然要求具備能夠熟練電腦操作能力,精通辦公軟件操作,并具有相關的企業管理知識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對人才的職業道德素質也提出了高要求。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會計人員直接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發展,如果專業的會計人員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終將會給企業財務工作造成困擾。
2 我國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定位與市場發展不匹配
隨著信息產業化的發展,很多家長和學生認為會計職業比較認可,就業難度小而選擇會計專業。會計電算化專業一度成為很多職業學校的熱門專業,但是,這些學校缺乏相應的教學設施條件,對會計電算化只是簡單的計算機與會計學的疊加,沒有對企業市場進行調研設計相關的課程目標,使人才定位不明確,與企業發展不匹配,這樣的職業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快速適應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
2.2 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阻礙了人才培養
傳統的會計人才主要以培養技能以滿足于基本的做賬需求,以某種會計軟件的操作使用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使學生局限于一種會計軟件的操作與實踐,單一、滯后的軟件版本,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擾。而在辦學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的會計學,在沒有結合管理學以及計算機等學科教師的情況下,盲目開設點算會計專業課程,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適應性和應變能力。
2.3 現代化會計專業人才素質能力培養不足
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我國大部分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整體比較低,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強,很多學生學生會計專業僅僅是為了拿到會計專業文憑以及會計專業資格能力證書,從而導致專業基礎不扎實,特別是自取消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以來,學校對會計專業的培養沒有了明確的方向,學生沒有了目標,會計電算化人才素質成了專業發展的短板。
2.4 會計專業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職業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師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高校畢業直接進入職業學校。這類教師雖然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進行了轉換,但是往往沒有相關的企業經驗,教學主要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二是來源于短期培訓。這類教師一般是缺乏計算機能力的會計教師或者缺乏會計能力的計算機教師,他們通過短期的相關能力培訓證書上崗,沒有將計算機知識和會計知識兩者進行整合。三是專業教師年輕化教師,比例失衡,以年輕女教師居多,缺乏老中青教師,難以形成中流砥柱力量。
3 優化我國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的策略
3.1 正確定位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目標
會計電算化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因此,培養集生產、管理、服務為一體的會計人才很重要,對職業學校來說,培養具高素質的職業道德和行業職業資格,并且掌握會計知識和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會計電算化專門人才是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3.2 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
在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職業學校應該本著建立“大會計”為會計教育理念,會計電算化與企業信息化高度融合,以培養持續發展能力培養人才為目標,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與企業合作開發會計課程,根據職業標準完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加強實訓,開設網絡多媒體、微課、慕課等多種途徑教學,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相適應。
3.3 加強校企合作,實現會計專業人才多途徑的培養
高職院校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機構,企業是會計專業人才實踐和發展的重要組織,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有利于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校企之間的合作,能夠為企業提供現代化會計所需要的人才,既可以解決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又滿足了現代化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問題,實現了校企之間的“雙贏”。
3.4 加強專業教師實踐,打造“雙師型”素質的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教學的主體,也是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關鍵,師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很關鍵。一方面,可以加強專業教師的培訓,可以邀請企業方面的專家對缺乏相應能力的教師進行培訓,提高實踐技能;一方面,鼓勵支持專業教師參加學術交流和研討會,吸取先進的思想,借鑒成功的經驗,以“學”促“教”;另一方面,鼓勵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打造“雙師型”素質的教師隊伍,取長補短,使經驗成果更好地融入實踐工作。
4 總結
總之,職業學校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應該本著應該與時俱進,順應企業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通過調整教學定位,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學模式,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努力,為我國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會計電算化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梅,嚴冬梅,曹光遠,大數據時代高校內部控制的發展趨勢[J],中國冶金教育,2015.
[2]黃華珍,徐官學,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J],經貿實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