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要:在高中階段,數學是一門重點學科,同時也是高中生的學習難點。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有效培養。而課堂提問,是實現學生思維訓練的重點路徑。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掌握好提問的藝術,從而在具體數學問題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當中,從而保證數學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45-01
Abstract: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s a key subject, but also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difficul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ability.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the key way to realize students' thinking training. Therefore, in mathematics class, teachers should master the art of asking questions, so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and inspiration of specific mathematical problems, students can consciously participate in mathematical inquiry activities, so as to ensure that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more efficient.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High school math;Questioning strategies
前言:新課標中重點強調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明確指出作為數學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環節合理優化和創新,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根據高中生數學思維基礎,合理設計課堂提問體系,讓學生在具體問題的引導下,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1 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意義分析
在高中數學教學領域,做好課堂提問,對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合理設計數學提問,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進一步改善數學課堂氣氛。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單一和枯燥,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會被有效的調動起來。同時,教師合理設計課堂提問,能夠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明確的思路和方向。讓學生在數學問題的引領下,對數學知識內涵形成深入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合理設計數學問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數學領域獲得更高的造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課堂提問,從而保證數學教學呈現出高效率、高品質狀態。
2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有效性分析
2.1啟發式提問,培養自學意識。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重視啟發式提問。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發下,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規范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比如說,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路啟發。讓學生對接下來所學要學習的數學內容加以了解。比如說,教師在講解"集合"時,可以將有關集合的具體案例和模型,展示給學生,并合理設計啟發式問題,即"通過了解數學模型和案例,你對集合有著怎樣的認識?你所認識的集合所呈現的數學特征是怎樣的?"有效引出"集合"的具體概念,讓學生更具有內在學習動力,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探究活動當中。
2.2情境性提問,培養數學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領域,有些數學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和挑戰。對此,教師可以合理設計情景式提問,將具體的數學問題,以直觀情境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實現學生數學思維有效培養。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支撐下,對數學知識點形成深刻認知與理解。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對數函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對數函數圖像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并合理設計問題,"對數函數的單調性以及區間有哪些數學特征?"之后,學生具體的函數圖像,就數學與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從而強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讓學生掌握數形結合思想應用技巧。
2.3探究性提問,強化學習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有效培養。因此,在課堂提問環節,教師需要重視開放性、探究性提問設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的參與到數學課堂問題探究活動當中,強化學生數學問題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比如說,教師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可以根據課堂提問,合理設計數學問題,即"空間幾何體三視圖和直觀圖方面存在著怎樣的數學特征和規律?"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就具體數學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各個小組可以分別制定不同類型的空間模型,之后,對具體圖形模型進行剪裁、折疊,方便學生自主觀察圖形模型三視圖和直觀圖特征。
2.4生活化提問,提高應用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活動當中,教師需要合理設置生活話提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就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強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以及生活問題解決能力。比如說,教師在講解"隨機事件的概率"時,可以根據此部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合理設計生活化問題。即"天氣預報的變化過程"等,讓學生對隨機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實踐,形成正確的認知和理解,在問題的激勵和引導下,提高高中生數學問題解決策略。
2.5分層式提問,促進均衡發展。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注重分層性課堂提問,從而保證所設計的課堂問題,滿足學生主體學習差異。首先,在設計問題之前,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層。之后,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分層設計課堂問題,保證數學課堂教學更加均衡。
結論:綜上,數學在高中教學領域,是一門重點的學科,其課堂提問質量與學生素質建設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要進一步規范課堂提問。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提問、情景式提問、探究性提問、生活化提問、分層式提問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數學課程內容形成深刻認知與理解,保證數學課堂效率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田子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策略分析[J/OL].學周刊,2018(31):44-45.
[2]唐成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9):78.
[3]陶丹.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的變革[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