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開展信息化管理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能夠優化管理方法,還能夠創新管理模式。在中職教育發展的歷程中,進行信息化管理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既能夠提高管理質量與效率,還能夠累計相關經驗,保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促進中職教育走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關鍵詞】:中職學校 信息化管理 對策研究
一、中職學生信息化管理的現狀
伴隨著中職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將信息化管理模式融入到學生的管理模式中,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得到了中職學校的高度重視,并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取相關經驗。但是,在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尚未對其科學性進行全面了解,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盡管部分中職教師已經具備一定信息化管理水平,但因自身能力有限,只能夠簡單操作Word、Excel等簡單的辦公軟件,距離信息化協作、資源共享方面存在距離,難以將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充分凸顯出來。
二、中職學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證學生管理效果
對學生進行信息化管理,能夠實時監控其日常學習與生活的各方面情況。有了這一平臺作為支撐之后,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時,不再需要依賴傳統的紙質報告,而是直接登錄系統,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無論是學生學業、實訓、還是考勤情況,教師都可以對其進行全面深入調查,探究其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對其進行有效預防。另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還能夠從安全性、人性化等方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提高管理效率,是進行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優勢。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在統一的管理平臺中能夠保證操作業務的真實完整性,獲得最佳的工作結果。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為保證管理結果的完成便捷性,應在統一的管理平臺上進行操作。在這一平臺中能夠查閱學生、考勤、社會實踐等在內的信息內容,教師只需要在平臺內錄入信息,便能省去其中等待紙質表格送達的時間,在本端口權限范圍內輸入信息,系統自動將其處理為信息匯總表。
三、中職學生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管理平臺
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經驗,才能夠將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完善信息檢索與查詢時,其中應包含學生的整體情況,基礎設施建設與師資與教學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完善學習檔案、考試得分以及實訓考評。另外,在信息化管理平臺當中,還可以發布招聘求職信息,為中職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提供溝通交流的橋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自主操作過程,作為基礎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例如,在信息化管理平臺當中,制定完成的學生生涯規劃流程,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未來規劃。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開展查詢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所知所想。
(二)提升信息安全
將信息安全作為基礎,開展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尊重學生在學校內的主體地位,信息安全是學生較為關心的問題,學校應給予其應用的重視。信息技術人員秉承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加以重視信息安全,不但完善預防系統,實時關注病毒預警,有針對性的進行高效殺毒,同時還應更新殺毒軟件。信息備份是提高信息安全的另一措施,全方位備份學生的信息資料,同時對重要資料進行多項備份。根據資料內容與學校的實際需求,確定資料的備份周期,既可以是本地備份,也可以是云儲存。為從根本降低管理與備份成本,對管理手續進行優化,采取云儲存的方式對普通信息進行備份。
(三)建立管理平臺
對中職學生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舉措,應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是推動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進行動態監督,是進行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主要目的。教師只需要登錄信息管理平臺,就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考勤與實訓的所有資料。既能夠實現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還能夠保證管理效率,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不僅要包括實驗室、實訓場地等各項環節的資料,還應將學生成績、實訓結論、學籍檔案等信息錄入到信息化管理平臺當中,完善信息化管理的規章制度,實現可量化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另外,根據安全級別的不同,進行不同等級的平臺操作權限。
四、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管理構建的水平,會影響到中職學校的轉型及今后發展的狀態,部分學校在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依舊停留在起步階段,尚未對硬件進行設置,難以將信息化的特點與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對學生進行信息化管理時,從技術層面上進行突破,改變傳統的管理內容與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后,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保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職學校學生合作學習研究[A]. 王茜菊,謝險峰,李慎旭,李瑤琴,劉潔.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 2017
【2】推進專業技能、職業素養與企業需求“零距離”對接——中職校企合作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A]. 梁華.中國職協2016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學校二等獎)[C]. 2016
【3】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A]. 王林,王衛,屈瑩瑩,馬曉慶,劉茵,邸蘇田,牟新,張欣,李實,李宇.《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