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濤
摘 要:文章以“校企合作新模式下的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對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進行概述的基礎上,就如何更好地實施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與對策,以供大家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校企合作;模式;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
1 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目的分析
1.1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實用功能
近些年以來,金融危機的爆發,不斷增長的畢業生數量,可以說導致就業的形勢非常嚴峻。根據世界通用的教育分類標準來看,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學術型人才以及工程型人才的培養模式而言,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必須強化“以就業為導向”,以此為基礎,轉變思想,提升認識,如何將學生培養成為最能夠滿足各種崗位需求的社會所需人才才是最為有效的發展模式。要想真正達成上述目標,就要盡快實現由專業學科本位到職業崗位和就業本位的轉變,就必須要做好教育和就業之間的有效銜接。
校企合作的模式就是對于上述這種辦學方針的有效貫徹,作為高等職業教育而言,職業特征明顯,主要就是培養技術型的人才,培養技能型的人才。那么高職體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就要對現有的教育教學模式做出轉變,以“準職業”為依托,傳授未來學生第一可能職業所需要的特殊體育知識和技能,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保證體育教學的實用功能得到最為充分的體現。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應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應該是有針對性進行的,應該是包括職業體能、意志力、競爭力以及保健能力等相關內容在內的,應該是能夠實現利于職業活動運動技能和體育知識儲備充實和完善的,應該是能夠為學生未來更好從事職業打下堅實、有力的職業能力基礎的。
1.2提高體育教學的服務性功能
要想充分保證校企合作的積極效果,就必須在展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切實做好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不斷強化學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與交流。相對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而言,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獨特性,具體來說就是屬性的特殊性,是具備雙重屬性的,既有普通教育的屬性,也有職業專門性教育的屬性。
對于基礎性的體育教學而言,可以說是各專業都可以通用的,也就是共性的教育;但是職業體育教學則不同,根據職業的不同、根據未來就業方向的差異,對于體能、素質以及疲勞特點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方面也應該是不同的,應該是有針對性展開的,應該是一種個性教育。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新時代的職業體育教學一定要不斷實現其服務功能的全面提升,既要充分滿足不同行業專業對于學生身體素養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同時又要做好強化性質的身體鍛煉,有效防止可能因為所從事的職業而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
1.3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終身體育意識
之所以要進行職業體育新模式教學項目的設計,旨在做好學生職業勞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身心素養的培養,保證職業體能的開展、職業競爭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保健能力的訓練等都是有針對性展開的。
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重點就是保證針對學生所進行的體育鍛煉項目不僅僅是終身性的,而且是與自己的職業專業特點所相匹配的,同時對于鍛煉計劃的制定與執行不僅僅是科學性的,合理性的,同時也是利于根據專業和身體的實際條件隨時進行調整的,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學生通過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能夠逐漸了解并掌握與職業病相關的預防與糾正,例如矯正操、保健操以及生產操等,最終為學生終身體育的踐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2 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實施
2.1職業體育教學目標的確立
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于校企合作的實施而言,合理職業體育教學目標的確立很關鍵,最好是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完成,雙方共同展開對于人才的培養。這樣的話,對于學校而言,在日常的教學計劃設置中,除了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和綜合性的知識以外,還應該切實做好實踐技能的培訓,這樣的話,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就更加理想了,利于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上崗。
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基本是確定的,這樣的話,學生在身心素養等方面就必須在學校得到最為有效的鍛煉和培養,以便更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這樣的話,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課程的設置就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積極意義了。
2.2職業體育教學計劃的調整
職業技術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于對實用性技能人才的培養,這樣的話,在進行教學計劃制定的時候,就應該和職業的培養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具體來說,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尤其是根據場地條件和器材資源的情況,合理統籌傳統教學內容和職業體育教學內容,根據職業類型的不同,有針對增設職業體育教學內容,保證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計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2.3職業體育教學組織的創新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那么對于職業體育課程而言,就必須在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創新。尤其是充分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的職業特征,因材施教,展開教學,最為重要的就是有意識地依據專業、工種特點設置問題情節,啟發、引到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達到體力與智力有機結合。
2.4體育俱樂部教學的實施
體育課堂教學自身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對于職業院校而言,就應該大膽實施職業體育俱樂部,這樣的話,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結合自身的興趣,有選擇性參與,實現職業體育課效果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對于人才的培養而言,校企合作是一種嶄新的模式,不僅僅利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更加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就業。為此,我們一定要轉變思想,提升認識,轉變思想,加大投入,做好場館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為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實現創造條件,奠定基礎,真正實現校企合作發展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郭正罡.淺析我校學校體育教育在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5(31).
[2]潘健.職業院校中體育教學對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9).
[3]朱雪梅.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管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