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玲
【摘 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組織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借助實現活動的契機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為實現上述教學目標,筆者在本文中對開展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策略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綜合實踐活動 有效策略
隨著教學改革深化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逐漸凸顯出來,在現代教育理念影響下,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也應該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其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就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舉措,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也很有必要。
一、明確探究主題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合理的活動探究主題。可根據學生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卻熟視無睹的問題引導討論,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并引導學生應用觀察以及實驗多種方式展開實踐探究。如《植物種類知多少》的探究活動前,一我特別準備了不同種類的兩種花(一種草本,一種木本)請學生聞其味辨其形,并談談“更喜歡那一種,為什么?”因其味道、形狀迥異,我通過設計問題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設計問題過程中,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較小的、具體的切口,讓學生容易有思考思路。
二、重視自主探究
新課改突出強調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也應該積極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為例,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和傳說,不僅限于人們最熟悉的紀念屈原,還有其他的一些說法,需要從有關書籍和網絡上搜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既要充分利用身邊已有的資源,還要敢于、善于向身邊的人“求助”,請他們幫助自己。在信息處理上,引導學生進行文字記錄、音像收集、動手操作等,以利于交流和展示。再如,我在《保護環境愛我家園》這次活動中,利用雙休日帶領學生到我縣小商品市場的那條小河參觀,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鼻而來,來到河邊,一條黑水河由南而去,再觀察河兩岸的植被的成活、生長狀態……旋即,許多有價值的治污設想油然而生,由此可以看出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多方出擊獲取大量信息,獲得了豐富而真切的情感體驗,而后,我又組織學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全面解讀、篩選、整理、辯駁、釋疑,促進學生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斷提升,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在學生迫切需要時,才給予適當的指點或協調,這也是課程自主性的需要。
三、體驗探究價值
強調學生親身經歷,并獲得參與活動的發展性體驗,是綜合實踐活動價值追求,從這一點上看,綜合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行為的結果而是行為過程的本身,所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必須遵循“親歷體驗、親身體驗、深度探究”的原則[2],學生自主參與問題探究與解決的全過程,親身探究的艱辛、收獲的喜悅。如《運用多種材料進行的小制作》這一主題活動,學生經歷了:一是確定主題,制定計劃(1—2課時);二是自主探究并解決制作過程中疑難而新鮮的問題(5—7天);三是自行設計各種各樣“佳作”,暢談“進行小制作”的奇思妙想(2—3天);完成主題活動的自主評價(1—2課時),這樣一個“長時歷練”。在上述各種特定的“履歷情境”中學生積極進取,實實在在的收集,處理各種信息,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主動與人交往、合作、分享,在活動過程中獲取了寶貴的情感體驗。有位學生通過制作的探究在自己的過程記錄表中寫下如此心得:我是一名農村小學生,每年到秋忙假,都要幫助家中摔花生。這種又臟又累的手工勞動,我多想盡快擺脫,一次我無意中發現人們進行稻谷脫粒,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我利用課余時間認真鉆研、研究,大膽創設并完成了花生脫粒機小制作,我將我的研究成果交給爸爸看,爸爸夸我是小愛迪生,并將我的小創制真的制成了小型花生脫粒機,今年我再也不用摔花生了。顯然這種獨特的體驗,正是學生自己親歷所得,這是任何說教形式都無法企及的教育效果。為了保證學生“長周期、慢節奏”得自主探究實效我們特地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記錄表,讓學生及時探究所得,進行記載整理,突出了重過程、顯實效的探究價值。
四、開展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實踐的渠道
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活動課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體驗和感悟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活動實踐能力。因此,語文實踐活動要形式豐富,多種多樣,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例如,可以引導、組織學生觀看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讓學生親身感受漢字的藝術魅力,體驗漢字的創造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增強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情感。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中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類、游戲類、表演率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漢字的魅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根本上得到激發。
綜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局限,將綜合實踐活動應用在完整的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改的先進教育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為提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質量,本文中筆者集中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方法,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金玉梅.小學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J].思維與智慧,2016,12(26):214-215.
[2]呂淑娟.中小學語文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原則、開發與實施[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10(05):254-255.
[3]萬曉琨.如何拓寬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途徑[J].學周刊,2015,10(30):365-366.
[4]關波.淺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4,21(2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