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鳳
【摘 要】伴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教學中形成了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微課。這種教學模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并且在很多學科上得到了有效的應用,但是,對于高中生物,微課程的教育模式也一直在不斷學習和創新,本文將對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實踐進行論述。
【關鍵詞】微課 高中生物 教學 設計 實踐
信息時代下,網絡的普及,讓教育模式也隨之不斷變革,微課就是這種網絡技術環境下的產物,高中生物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而且很多知識點要通過實驗來表現,通過微課的輔助教學能讓學生更直觀具體的了解生物知識,因此,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上的應用是作用極大的。
一、微課所具備的特點
1.時間短,突出知識重點
微課的上課時長要比傳統課堂短很多,大概控制在10分鐘左右,傳統課堂40-45分鐘雖然時間多,但講述的知識點多且雜,學生記憶的慢。微課改善了這一弊端,正因為時間短,所以微課一節課只講一個主題,恰恰將本堂課的知識點突出,既方便記憶,又能使學生產生興趣。
2.多樣研發,趣味創作
微課的課程內容較少,所以師生人人都可以成為微課的研發者,每個人的創作方式不同,微課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但要注意的是,多樣研發創作不意味著不切實際,天馬行空,微課的直接使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因此,創作微課程一定要將內容控制在合理的能力范圍之內,而并非去好高騖遠,追求特殊化。
3.可移動,傳播途徑廣
微課的成果簡化,而且資源容量小,其成果通過U盤等就可以攜帶,隨時隨地都能在移動終端進行觀看,這解決了很多在特殊情況下不能上學的學生的學習問題,而且,在互聯網這個傳播媒介下,通過博客,微博,視頻軟件等都可以進行傳播,獲取途徑非常廣泛。通過這些途徑學生在家就能進行預習,復習,做題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中生物微課的設計
1.對知識點進行預習
高中生物的知識瑣碎,復雜且抽象,在正式上課前,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知識點預習的微課程,幫助學生迅速的了解新課程的大致方向和基本概念,針對理論知識點,我們可以做成表格,樹狀結構或者采用其他一目了然的方式,標注出重中之重,讓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這節課的主題。
2.設計生物實驗微課
說到高中生物,不得不提的就是生物實驗了,實驗課是生物課的靈魂,但往往一些生物實驗過程復雜,耗時過久,很多教師就選擇一帶而過,或者單純講述實驗過程,這種方法是強行灌輸學生實驗結論,但是我們設計好生物實驗的微課程,就能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看到實驗過程,且可以反復看,直到理解。
3.答疑解難,查漏補缺
備課,授課我們都可以運用微課,復習和解題也不例外,通過微課來解題,學生可以方便的了解解題思路,拓展題型種類,針對較為難理解的困難問題,可以反復觀摩研究,還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復習,查漏補缺,快速找出從前課程中的遺漏部分。
三、高中生物的微課的實踐應用
1.微課教學《DNA的復制》
這節《DNA的復制》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內容,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是歷年高考的必考內容,DNA的復制發生在細胞核的內部,而且半保留復制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微課可以先將本章的知識進行整理,將重點標注,難點細化,針對DNA的復制過程采用圖片過著視頻動畫的方式,讓學生看得見整個復制過程。
2.微課實驗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我們一定是看不到的,我們只能通過實驗來觀察證實這個過程,實驗步驟分為五步: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這五步不僅缺一不可,而且必須遵從實驗方法,不能有一點偏差,否則很可能造成前功盡棄,但這個實驗過程不僅復雜,而且耗時長,我們是無法在一堂課上展示的,所以通過微課視頻教學,學生可以反復觀看整個實驗過程,自主動手做實驗,這樣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是改變了傳統實驗課單一的觀看和模仿實驗模式。
3.微課制作要精細,搭配傳統課堂更有利于教學。
微課在很多方面是優于傳統教學方式的,但是,它始終卻無法取代傳統課堂,因為微課程需要很強自覺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這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具備的,所以,在傳統課堂上的某一環節融入微課,兩者搭配是最好的辦法了。微課程的制作必須精心,做到“小而精”,這不但是對教師本身教學能力的考驗,也能提高教師對計算機的掌握。
四、對高中生物采用微課的展望
未來希望能有更多學校的生物教師將微課帶進高中生物課堂。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同樣也是一個信息時代,我們不能拘泥于書本,千篇一律的為學生反復強調知識點,完全可以通過微課帶給學生豐富的生物知識。另外,高中生物本身是難以理解的,采用微課,很多難以解釋的理論就變得容易理解,很多無法完成的實驗就能以另一種形勢展現,使得生物課堂變得簡單,充滿靈活性,趣味性。
任何學科的教學工作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對于高中生物來講,采用微課進行教學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在課時上大大縮短了學生的上課時間,避免學生因為時間太久而注意力分散,另外,采用多種方法讓課堂更生動更有趣,通過視頻、動畫提高學生興趣,開發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肖開秀. 基于微課程的高中生物“假說—演繹法”教學實踐[D].貴州師范大學,2017.
[2]樂素娟.高實效,微課堂——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7):161.
[3]周曉梅. 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