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
摘要:結合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情況,在分析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初中寫作教學的新要求的基礎上,從多方面結合實際分析了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希望對于今后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新課改;教學改革;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則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在能夠基本掌握小學階段的初步寫作的基礎上,應該在初中階段,開展一定針對性的寫作訓練。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人們越來越重視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寫作在其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各類的語文學科考試中,寫作的分值也逐步提升,越來越高。結合當前的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情況,還存在一些問題,現總結分析如下。
一、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初中寫作教學的新要求
結合新課標的相關要求,主要保證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的意識。結合此目標要求,應緊扣新課改大綱相關規定,從各方面充分重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
(一)教學理念
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新時代的人才應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習型的人才也是新課改所提出的培養目標。基于新課改的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理念也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強調如何加強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語文教師則應該解放思想,創新原有的教學理念,切實加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語文素質。
(二)教學目標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寫作套路意識方面,經過大量的模仿經典句式的套寫、套用。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應從各個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寫作能力,這也是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目標,應讓學生將自我情感融入到寫作中。另外,新課標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以便能更好實現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目的。(三)深入研究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針對初中語文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目的進行新的思考,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也意味著機會和挑戰并存。語文教師應該將原有的寫作教學思路不斷進行拓展,創新原有的應試寫作教學模式,將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方式介紹給學生,有效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以及創作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積極將自身的寫作經驗和心得同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逐步提升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初中生的愛玩心理依舊比較嚴重,但結合寫作的各項要求,學生僅有寫作靈感和豐富想象力則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則應該從如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入手,有效地將他們引入寫作的世界中。由于應試教育的指揮棒,寫作套路教學不可避免占據著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大部分實踐,大部分教師則指導學生如何在應試中獲得高分,而不是重點去尋找創作中的閃光點。這樣的教學模式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寫作興趣慢慢殆盡,甚至出現厭學情緒。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語文教師應該將學生的興趣點作為最關鍵的因素,積極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對于傳統教學中的不求新意的套路應該摒棄,鼓勵學生進行一定的個性化創作,通過教師的指導,體現學生在寫作中的個性化主體地位。具體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環節,教師應該逐步開放對于文章的各種限制,鼓勵學生具有較強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并非將其視為一種負擔。
(二)激發學生想象力,啟發創作靈感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敢于冒險、敢于想象,并沒太多受到書本上的知識的限制,當前的作文教學中卻往往忽視這方面。部分教師從應試角度出發,往往用套路的模式來扼殺學生的寫作創造力和想象力,這種寫作套路教學無疑限制了學生的自由,也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寫作熱情,不符合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初中語文寫作中應該體現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讓文章體現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創作熱情就應該突破原有作文模式的條條框框,鼓勵學生主動消化和理解寫作中相關內容,保證自身的文章質量水平不斷提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發揮相應的寫作靈感。
(三)轉變學生對待語文寫作的態度
具體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熱情不高則是主要問題,部分學生甚至存在負面情緒,由于這樣情況的存在,部分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中,存在著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具體的新課改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發揮引導作用,不僅要將情感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教學策略方面的應用。比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內心情感方面的抒發,真正意義上愛上寫作,鼓勵具有良好的創作興趣。
(四)拓寬素材來源渠道
寫作中應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素材大部分來自于教師,這樣就會使得學生的素材十分有限,不利于學生的協作發展。部分教師并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大都是介紹過時的或者學生不感興趣的素材,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習效率,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寫作。結合新課改的各項要求,應該鼓勵學生進一步拓寬素材渠道,利用圖書館、互聯網以及書籍等方式,不斷積累自身感興趣的素材。
(五)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細節
很多學生在寫作中會出現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寫出的文章空洞、大話連篇,根本體現不出寫作時候的感情。這樣的情況在寫作的初期都會遇見。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就是學生腦子里面沒有要寫的素材,只能想到哪寫到哪,而且全是大白話。所以,教師應該在寫作課中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虛擬的世界,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近生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融入生活的條件下積累素材。讓學生決定寫作的主題,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要注意生活與情感和寫作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避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空洞的現象,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讓學生寫關于景物類、場景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看看地里的莊稼,看看路邊的花草,看看樹木發芽等等,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煥發的生機,通過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在描寫景物時用親眼所見刻畫美景。描寫場景可以結合校內舉辦的各種活動,如校運會、籃球賽、文藝表演等,指導學生觀察活動的過程、環境的氣氛、人物的細節、精彩的瞬間等。
對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來說,則是寫作學習的重要環節,應該從各個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視,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發揮學生優勢,切實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指導分析[J].考試周刊,2018(1)
[2]梁畢.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探析[J].小作家選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