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棒
摘要:近些年來,針對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而言,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部明確地提出,在中職教學當中,以就業為導向是中職教學辦學的根本和宗旨。課程設計不合理,單純的理論知識不足以支撐市場工作的需求,所以我們要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動手操作能力,更加注重教學的未來就業方向和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課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有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勝任社會工作的學生。本文就將針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育教學實踐進行一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就業;課程教學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高校對于計算機專業的開設也變得越來越廣泛,這在無形之中就加大了學生就業的壓力,就業問題不斷的凸顯出來。大概就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各高校都有一大批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殘酷并且嚴峻的就業形勢,包括注重就業以及操作實踐的中職院校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更加注重對于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出利于就業的計算機人才。
如何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定向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明確課程定位,堅持以就業為導向
堅持全面課程的觀念,跳出學科課程傳統定位。中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某一門課程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來進行定位,要考慮總體目標,要從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目標、從育工匠的角度來劃分階段,從專業學科本位向職業崗位和就業為本位轉變。
計算機課程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與普通高中開設的計算機課程有著本質的不同。普通高中的計算機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而職業中學的計算機課程卻是應該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來開設。學生學完這些計算機課程后,他將來的就業前景如何?最有可能在哪一行業或是具體到哪一崗位工作?例如,一個學生是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的,那么他畢業后找工作的崗位是與計算機應用相關的,那么這個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設置就要與現在社會上有關行業的與計算機應用相關的崗位需求結合起來。因此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課程應該是具有鮮明的職業特色的,它的課程的定位必須與社會行業崗位需求結合起來。
二、進行改革課程,彰顯以就業為導向
(一)把計算機各類專業的教學計劃與結構作一次調整
我們應該立足于學生學完三年的課程之后能夠勝任相關企業同等學歷人才的用人要求,而不能過于保守的只是用傳統教育的觀點來鋪排課程。有的課程看起來應用廣泛,但實際上與社會需求聯系不大,我們可以大膽的刪掉,這些課程不是說沒有用,但我覺得它與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初衷不大相符。因為我們要的是培養一批有一定技能的、能夠對于某類企業的操作類人才學生,并不是要培養知識全面、學術水平很高的開發類人才,學生能夠找到工作,適應某類企業要求,我們就已經很成功了。
(二)把中職的三年學制靈活化
傳統的教學模式分教室(課堂教學)、機房(上機實踐)、崗位(實習)三塊。我們可以根據課程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力推行模塊式教學、現場教學,進一步開發和使用符合教學需要的現代化教學媒體,大力推廣先進的教學方法。做到早實踐、多實踐、實踐教學不斷線。同時,在專業教學內容上,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組織教學,而理論教學則以“必須,夠用”為度,刪繁就簡,確保重點,突出針對性和應用性。同時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將來的崗位意向,成立興趣小組,進行專項技能訓練。
(三)與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合作辦學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與社會培訓機構合作有以下優勢:1.師資隊伍強悍。培訓機構的老師均來自于企業一線,有多年的軟件開發方面的經驗,參與過項目建設,技術過硬,實戰經驗豐富。2.工作崗位定位請準。對工作崗位分類更加具體和明確,比如程序員、網絡維護員、系統分析師、軟件測試員、數據庫管理員、網頁設計師等等,甚至程序員又細分為Java方向和C方向,網頁設計員又細分為前端設計和后臺開發方向。3.學習內容針對性強。針對某一具體的工作崗位的技能和職業素養,安排具體的崗位實戰性的學習內容,所有項目均來自于企業一線,反復練習項目實戰。
(四)派老師外出實習
1.學校可與企業簽訂相關定向實習協議,由校方派出老師到企業進行項目跟進。這樣,企業既可充分發揮專業人才的能力和資源,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勞動成本。而學校又可以從而提高相關專業老師的專業技能與素質,讓其掌握社會最新科技動態及資訊,促進教學。2.企業可定期和定量對老師的實習進行測評和考核,向學校反饋意見,以作對老師薪酬核算的參考。老師在企業實習過程中,所有權在學校,老師必須服從學校的安排及調配,工資及補貼仍然由學校付給教師,教師與企業只是外派實習關系。
三、整合教學內容,體現以就業為導向
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上,可以采用前期學校本校教師與后期聘請相關行業的人員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
現在情況是,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與社會行業的崗位是有一些相脫節的,舉個例子,比如計算機軟件開發專業的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一般來說學校教學講的是理論教學內容多于實際開發的內容,而且實際講課過程中,并不是遵循軟件開發的流程來進行的,只要能夠實現軟件的一些功能就行了,沒有嚴格的需求確認分析,也沒有非常詳細的軟件說明文檔,更不要說市場需求分析。其實在公司或企業軟件開發里面,軟件說明文檔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的教學中往往會忽略這些內容,或都是一帶而過,當然了,鑒于教學環境不是真正的面向客戶的開發,只是讓學生了解一個大概的過程而已,但是,職業類學校的學生他畢業后的第一選擇絕大部分情況下就是就業,可以說,就業是職業學校的第一使命,所以,適當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把社會相關行業的人員聘請進學校來,讓學生們在學校里也能有機會真正地了解掌握社會相關行業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這是整合教學內容,以就業為導向的一個很好體現,同時也是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率的一個很好的辦法。
以上所表述的是我個人根據近年來中職學生畢業求職的社會形勢以及近幾年來各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分析,結合職業類學校的辦學理念而做出的大膽設想,主要是想通過改變當今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辦學過程中的一些與社會需求脫節的辦學模式,從而煥發職業教育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行動振興計劃》
[2]以就業為導向,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黃堯在中國職業教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