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啟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物理教學要改變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傾向,倡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物理作為初中學習的重點課程之一,對于學生在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上的要求較嚴格。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中要進行主動探究,才能提高創新能力和科學水平。但是,現階段仍有很多教師對探究教學的認識不足,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公開課用探究法,常態課采用講授法;為探究而探究,追求形式化;強調“教”的探究,囿于黑板、困于畫圖;對學生的掌控力度不足,使探究無法深入;探究式學習能真正有效拓展學生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探究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思考、總結和踐行的。
關鍵詞:自主探究;初中物理;實踐措施;教學模式
新課程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與學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傳統的教學是“授——受”式,即教為傳授,學為接受。而現在教學提倡的是“導——學”式,即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啟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物理“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法就是要激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更為自覺,不斷地創造。
一、對于自主探究式教學的再認知
(一)探究式教學是與傳統教學方法相對立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主動的施教者,并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學生是知識傳授對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探究式教學是以對傳統教學觀批判和發展的建構主義教學觀為理論基礎提出的。在傳統的教學觀中學習者自身的認知方式、價值觀、學習動機都被忽略了,而探究式教學是基于學生之前的認知結構,主張在探討過程中將學科的知識、方法與精神有機地內化為自己的素養。
(二)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探究,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探究式教學受人本主義的影響,以人的自主學習潛能的發揮為基礎進行自由的學習。它還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影響,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地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據先前認知結構主動地、有選擇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構自己的知識。這些都體現出學生作為探究性學習的主體,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探究中,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查資料、做實驗、通過假設、求證,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
二、自主探究式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新課標把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實施的核心任務,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逐步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有機地融合與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而探究式教學是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比較理想的載體,在新課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自主探究式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通過自主探究式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養成合作互助,共同探究的良好習慣。教師以動態發展的目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及時發現并肯定他們的閃光點,使學生的思考和情緒在求知的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引導學生自行探索,容納各種不同意見的發表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盡情挖掘自己的潛能,發揚創新精神,培養敏銳的洞察力獨立的創新精神和縝密的思維能力。
(二)自主探究式教學推動了教師素質的提高
探究式教學的行為主體是教師,教師在引導和幫助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自身要具有較高的探究素質,這是教學的必然要求。另外,由于探究的內容、過程及結果均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開展探究式教學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進了新課改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探究式教學促進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
新課改指出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與學生組成一個信息傳遞的動態過程,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更好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與學生保持親和力,鼓勵并提倡學生質疑問難敢于爭辯、發表見解、相互評價,確保他們在學習中積極、活躍、主動地思考,促進了師生關系的轉變。
三、初中物理中開展自主探究式教學的措施
(一)提高學生興趣,誘發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應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將課本內容和具體實驗相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感受物理中的深厚樂趣。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時,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用學生們熟悉的事物激發好奇心。在進行講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個常見的生活現象,教師手持杯子時,玻璃杯一共受到了什么力。讓學生根據學過的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杯子一共受到兩種力的作用,分別是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手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在學生對摩擦力產生興趣后,教師就要讓學生主動探究生活中哪些現象是利用了摩擦力??梢宰寣W生將手掌用力壓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手掌相對桌面保持靜止。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摩擦力,體驗摩擦力中的樂趣,讓學生主動探究摩擦力的種種性質特點。
(二)利用現代科技,創新教學模式
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課堂,為學生構建一個集視覺、聽覺于一體的高效課堂。可以將抽象復雜的概念公式利用視頻、圖片等具象化,讓學生有更加直觀深刻的感受。例如在學習《分子熱運動》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展示分子運動的過程,讓學生對大千世界產生興趣,利用生動的視頻讓學生清楚地觀看物體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物理定義和物理性質,進而激發興趣主動探究物理知識,提高物理學習水平。
(三)開展小組探究,提高合作能力
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對于一些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難免理解會比較困難,在進行一些物理實驗時需要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例如在學習《電流和電路》中,要學生學習連接電路的知識,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實驗,分組進行電鈴連接。在小組操作中讓學生合作探究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學生在合作中各司其職,各自探究自己的任務。讓學生了解到電路中有電源提供電流和電路閉合為通路是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學生在合作中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之,自主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給初中苦澀的課堂帶來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讓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由被動轉為主動,自主的探索實驗,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培養具有科學探索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礎。同時,為了使探究式教學發揮更好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尋找最適合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讓學生主動愛上物理,探究物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宙飛. 初中物理“三段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2]王克. 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