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獻
摘 要:科技革命帶動教育界的學科教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多媒體信息技術邁著堅定的步伐融入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科知識與先進技術的完美結合。初中數學教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把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化、趣味性的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索、努力鉆研的創新精神,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真正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人。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初中數學;創設情境
21世紀人類發展有了巨大的變革,其中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新科技革命興起,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相應的也帶動教育界各學科的課堂教學發生深刻的變革。多媒體信息技術成功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并凸顯出日益強大的優勢,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全面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學也把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入課堂中,成為課堂靚麗的色彩。初中數學教師結合學科特征,以科學眼光重新審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先進教學手段,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交流的良好氛圍,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獨特功能,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從而促使多媒體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一、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年以來,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單調、乏味,學生只能被牢牢地禁錮在嚴肅的課堂內,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極大的壓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日漸消失。這些根深蒂固的遺留問題,嚴重阻礙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變革陳舊的教學模式,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尤為必要。初中數學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創設多彩多姿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講解“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為了幫助學生清晰地掌握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象以及性質,可以設置動態的多媒體情境,進行描點、連線,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觀察到雙曲線的由來,讓學生經歷畫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并觀察函數圖象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中的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成功地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課堂,形象直觀地為學生創設各種學習情境,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質量。
二、設計生活氣息濃郁的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探索和發現欲望
生活中有許多的素材與初中數學知識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為突出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氣息,教師可以在設計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信息,把握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環節,借助新穎的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眼光,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生活資源,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和發現欲望。比如,教師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學軟件,制作出與學生生活關聯性比較緊密的素材,讓學生通過圖片認識等腰三角形,讓學生在觀看完圖片后,自己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然后思考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是等腰三角形,最后,在多媒體課件的引領下,播放幾組三角形的圖片,指引學生找出圖片中等腰三角形的兩腰、底邊、頂角和兩個底角,結合三角形全等的判斷來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從而實現本節知識的內化和遷移。這樣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設計出優美的課件,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最終幫助學生快速地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
三、構建邏輯嚴密的多媒體教學思路,促使學生獲取技能和經驗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綜合性、精確性比較強的科目,其嚴密的教學思路對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為學生提供邏輯思維較強的解題思路,從而放飛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數學課堂上自由翱翔,從而在想象中創造出更具現實意義的數學知識,最終收獲豐碩的數學技能和經驗。比如,學生在學習“正多邊形”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本節的知識,利用網絡資源,搜集關于正多邊形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然后再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正多邊形的半徑、中心角、弦心距、邊長四者之間的關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總的來說,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逐漸進入“數字化時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其典型的代表,在教育教學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地位越來越突出。初中數學教師,利用以上方式,成功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示其強大的優勢,彰顯其與眾不同的特性,客觀合理地分析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的方式和方法,探索更多的教學策略,科學地滲透網絡意識,促使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數學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從而使初中數學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和無限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新蕊.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10).
[2]李曉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質量[J].內江科技,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