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平
摘要:青春是激情與活力,青春是力量與挑戰,青春是夢想與超越,青春是宜川中學黨建工作的目標、追求和信仰。學校黨總支通過創新機構設置、創新黨員管理、創新教育模式、創新黨群共建、創新文化建設等舉措,著力詮釋“活力、力量、激情、朝氣、詩意”的青春內涵。
關鍵詞:青春黨建 實踐 思考
近年來,宜川中學黨總支在各級黨組織的關愛和指導下,根據教師隊伍年輕化特點,審時度勢,響亮提出“青春黨建”奮斗目標,帶領廣大黨員教師堅定理想信念,深化教育改革,創造了落后地區承載知名教育品牌的“宜中教育現象”。
學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范學校、全國生命教育示范基地、陜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等。黨總支被評為陜西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延安市黨建工作綜合示范點、宜川縣黨建工作綜合示范點。
一、創新機構設置,激發青春活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1]學校及時調整不相適應的黨建機構設置,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激發黨組織的青春活力。
一是黨支部建在年級組。學校把原來的黨支部調整成黨總支,組建以青年黨員為核心的辦公室、初中、高一、高二、高三5個“青春黨支部”,促進組織建設的青春化,增強黨支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三會一課”制度化、“承諾踐諾”具體化、“積分爭星”實效化、“兩學一做”常態化、“主題教育”特色化等特色。
二是黨小組建在備課組。黨小組由各個年級的黨員教師按照語文、數學、英語、文綜、理綜等學科備課組組成。黨小組定時定點召開相關會議,對師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分析,重點研究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三是建立“雙向聯系”機制。建立總支委員聯系黨支部和黨支部委員聯系黨小組機制,充分發揮黨支部委員監督、指導、調研作用。加強黨組織的領導力量,確保黨的政策、方針、路線的貫徹執行。
四是建立“交叉任職”機制。建立黨總支委員和校委會成員、黨支部委員和年級組領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中心、領導核心、把握方向、參與決策的重要職能。
五是建立“三項機制”體系。黨總支建立以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班集體等為核心的鼓勵激勵機制;建立以兼職教研員認定、骨干體系認定、教師年度聘任、教師年度考核等為核心的能上能下機制;建立以安全隱患申報、黨員民主生活會、一托N班級管理等為核心的容錯糾錯機制。
二、創新黨員管理,凝聚青春力量
黨員管理對于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的戰斗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黨總支從黨員的思想教育、雙向培養、組建團隊、社會實踐等方面入手,凝聚黨員青春力量,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重視思想教育。利用三會一課、主題活動日、國旗下主題教育、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等平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德陜西建設、法制建設、廉政建設、理想信念等主題教育活動,幫助黨員建立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的堅定理想信念。
二是實施“雙向培養”。為把教師培養成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為骨干。黨總支對黨員教師提出的“一年過關、三年達標、五年成熟、六年骨干”的成長目標。并以黨支部為單位,制訂培養計劃,落實培養措施,整理培養案例。
三是組建名優團隊。黨員教師積極加入到教育教學創新改革和課題研究過程中,帶領教師走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成長道路,組建兼職教研員團隊、名師團隊、專家團隊、宣傳團隊等,建立青春黨建微信公眾平臺,創立黨建服務、黨建訊息等特色欄目。
四是創新實踐活動。以黨支部為單位,結合工作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參觀考察、走訪調研、紅色研學、暑期夏令營、春節慰問演出、微黨課進社區、教育扶貧等社會實踐活動。
三、創新教育模式,點燃青春激情
在黨總支的指導下,廣大黨員帶領教職員工,全面實施以一個理念為基礎、兩個自主為核心、三個管理為保障的自主教育新模式,點燃師生青春激情,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一是內化一個理念。“學校的一切為學生發展而存在”是宜川中學的辦學理念。經過不斷地實踐與探索,學生發展理念經歷了從全面發展到個性發展,再到自主發展的不斷深化。在學生自主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形成了“立足人的發展,創建自主明?!钡霓k學目標、“依靠學生、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的辦學策略以及三風一訓等,最后形成了宜中人對學校、發展、教育、教學、教師、學生等基本概念的教育共識。
二是深化兩個自主。自主課堂是使學生高度自主的一種教學模式,核心是從傳遞和控制為中心的“教本”課堂,走向以合作和交流為中心的“學本”課堂。黨員教師以身作則,研究教材、學情和教法,使自主課堂實現了由三環節導學向思維導學的轉型升級。自主管理是在老師的引領下,給學生放權和授權,讓學生管理小組、班級、年級的相關事務,使學生在管理事務的過程中養成自我約束、自我超越和自我發展的德育模式。黨員教師身先士卒,立德樹人,使自主管理彰顯出機構自主健全、活動自主組織、文化自主構建、心理自主調節、人生自主規劃等特色。
三是強化三個管理。黨總支重點強化條塊結合的行政管理、剛柔相濟的教師管理和以人為本的后勤管理,促進自主教育模式高效運行。行政管理是德育處和教學處“條”上領導到年級和備課組“塊”上蹲級負責,把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有效結合,降低工作重心,提高工作效率。教師管理是把剛性的量化考核和柔性的人文關愛相結合,為教師教育教學搭建公平舞臺。后勤管理是在學生餐廳、公寓等方面進行精細化服務,使學生參與管理,參與考核,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四、創新黨群共建,永葆青春朝氣
工會、共青團、婦委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建指導群建、群建服務黨建、黨群一體化是影響全局、推動全局和帶動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是總支慰問師生。黨總支在春節前后組織領導慰問困難職工和退休教師,了解生活狀況,解決實際困難,聽取合理建議。慰問優秀學生,了解家庭生活,實現家校結合。對于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黨總支爭取企業和愛心人士,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二是工會維護權益。工會作為外地青年教師租賃公寓,落實教職工貧困大病補助制度,青年教師結婚時送上賀禮,安排教職工按時體檢,舉行文體娛樂活動,教師上下班安排相應車輛接送,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維護職工權益,提高職工福利。
三是團委傳遞愛心。團委舉辦優秀團干部表彰、新團員接收、紅五月歌詠比賽、新生入學晚會、教職工合唱比賽、校園歌手大賽、青年聯誼、慰問孤寡老人等系列活動,引導青年志愿者愛心聯盟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愛心互相傳遞活動。
四是婦委彰顯風采。婦委會組織婦女開展趣味運動會、女性健康知識講座、巾幗建功、“書香伴我行”讀書等活動,豐富婦女生活,彰顯婦女風采,凝聚婦女力量,創建和諧校園。
五、創新文化建設,彰顯青春詩意
黨總支在文化建設上始終堅持師生參與、墻壁說話、草木含情、詩意盎然的基本原則,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書香的氣息、文化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
一是宜中教師八種精神。宜川縣委原書記謝京帥把宜中教師的精神總結為八種:一是不講得失的犧牲精神、二是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三是躬身垂范的表率精神、四是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五是認真執著的敬業精神、六是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七是勇于探索的開拓精神。八是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
二是宜中經驗六個一。宜川縣委書記左懷理將宜中經驗總結為“六個一”:一個德才兼備的好校長、一個團結奮進的好團隊、一個自主教育的好模式、一個昂揚向上的好氛圍、一個能上能下的好機制、一個環境優美的好校園。
三是青春文化四張名片。青春宣言:“青春是一盞燈,指明方向,永遠向前。青春是一艘船,承載希望,奔向遠方。青春是一幅畫,描繪藍圖,放飛夢想。青春是一首歌,撥動心弦,唱響未來。青春是一道虹,歷經風雨,絢麗多彩。青春是一面旗,不忘初心,永放光芒?!鼻啻褐黝}詩:《致青春》;青春主題歌:《永遠跟你走》;青春宣傳片:《青春從這里飛揚》。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期的發展,黨建工作的責任越來越重,意義越來越深。我們的黨建工作雖然創建了新的品牌,獲得了新的成果。但是,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還有更多,距離人民群眾的期望和組織要求還有差距。我們應進一步學習先進,解放思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追趕超越,突破瓶頸,在黨組織的支持和黨員的不斷努力下,取得新的跨越、新的突破、新的輝煌。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7:209.
[2]最新黨務工作手冊[M].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57.
(作者單位:陜西省宜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