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體育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融入體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體育教學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還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花樣跳繩是小學體育教學中常見的項目,它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合作性、綜合性、趣味性都是花樣跳繩所表現出的重要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花樣跳繩,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從多方面入手,積極研究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
花樣跳繩是一項有趣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自身教學的優勢和傳統,努力創造和挖掘各種校本課程資源,實現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有效性教學研究,讓花樣跳繩課程教學與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相適應。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研究,為小學體育教師在課程的開發以及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參考方法,更好地促進了小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以及身體素質的鍛煉。
一、小學花樣跳繩的校本課程研究的重要性
1.課程教學的興趣引導
跳繩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另外跳繩不需要過多的空間和時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開展這項運動。花樣跳繩建立在跳繩基礎上,呈現出的模式更多樣化,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小學生對花樣跳繩的需求會更大,在小學花樣跳繩教學中,積極研究校本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校本課程基礎上,教師在花樣跳繩課程的研究過程中會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在對學生的引導和組織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創新,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跳繩的積極性,將學生引入到花樣跳繩過程中,這對學生思維能力和運動效果的提升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團結合作的精神引導
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對學生團結合作精神有積極的引導作用。花樣跳繩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花樣跳繩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實際的小學花樣跳繩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相互合作,團結的氛圍,并且采用多種組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合作,這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是相符合的。花樣跳繩需要的是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教師將團結合作融入課程教學中,為學生的默契配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研究為學生營造了更加和諧的氛圍,比如教師可以在花樣跳繩教學中采取各種模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游戲教學法是教師常用的,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開展“青蛙過河”的跳繩游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相互配合,高效率地完成了游戲,這種課程設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興趣,還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比賽的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實施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方法與途徑
1.合理安排課時,統一教學要求
在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跳繩教學還沒有受到更多的重視,所以花樣跳繩的發展一直得不到快速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研究過程中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將花樣跳繩課程合理地安排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并且統一教學要求。在每周的體育教學中,花樣跳繩應該有一節課的時間,教師還需要按照單元課程的教學形式,將一兩個輔助動作融入花樣跳繩中,讓花樣跳繩教學不那么枯燥,提升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另外教師在實施校本課程的時候還應該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教學,提升花樣跳繩教學的有效性。
2.明確學習目標,突出重難點
學生一直都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必須圍繞這一點開展教學,這在校本課程中更為重要。因此在花樣跳繩校本課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明確學習目標,突出花樣跳繩的重難點。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很強的獨立性,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因此教師在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學生進行各種跳繩技能的講解,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精髓。比如學生在進行交錯(互)繩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打到,教師應該給學生講清楚技能:雙手和雙腳要同時發力,頭在跳繩過程中不能東倒西歪,保持身體正直,讓交互繩的開展更容易。
3.考慮學生特點,技術體能搭配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弱,有的學生甚至是第一次接觸跳繩,因此教師在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中應該考慮學生的特點,實現技術與學生體能的搭配。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分成幾個階段:一二年級是初級階段;三四年級是中級階段;五六年級是高級階段。這只是按照學生的反應能力和體能來區分的。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要針對性地選擇花樣跳繩項目,比如單搖跳、開合跳、弓步跳等,這幾種花樣跳繩的要求不是很高,適合初級階段的學生。針對三、四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反搖、雙搖等,這兩種花樣跳繩對學生的體能要求更高,因為反搖比較耗費體力,更適合三、四年級的學生。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敬禮跳、半轉身跳等花樣跳繩項目,讓學生在這個階段得到更好的鍛煉,在花樣跳繩中獲取更多的技能。
4.統籌合理安排,將課內外資源相結合
花樣跳繩課程應該是多樣化的,因為單一的教學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教師對課程的統籌合理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的戶外場地教學是有限的,特別是在花樣跳繩中,場地是更為重要的,教師在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中應該合理安排花樣跳繩教學的班級,保證戶外場地的合理使用。另外將花樣跳繩教學與課外資源相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花樣跳繩與家庭作業的結合,與校內競賽的結合,實現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的真正價值與意義。
5.充分利用比賽,強化文化建設
任何體育項目都具備自身的文化,花樣跳繩也不例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注重對體育文化的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目前花樣跳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還沒有完全普及,為了讓學生對花樣跳繩有更多的興趣與認識,教師應該積極組織比賽活動,實現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的價值。比如在五、六年級的花樣跳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集體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明白團結協作的重要性,這是體育教學文化的真正體現。
三、在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研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地實踐和積累,并且針對性地進行修正和完善
在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開展教學,讓花樣跳繩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同時也符合學校的特色,這是在研究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教師應該引起重視,促進小學花樣跳繩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2.學校在各種教學資源的提供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學校也是花樣跳繩教學的重要組織者
教師在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研究過程中應該以學校的指導思想為重,堅持學校制定的校本課程,促進校本課程的延續性和發展性。同時學校在研究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以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和思想為重點,不能因為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研究而忽略自身的教學思想,得不償失,這也是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研究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在小學花樣跳繩教學中,體育教師是重要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著學生,給學生帶來影響
如果體育教師在花樣跳繩教學中,自身不具備很強的技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新知識和技能逐漸得到發展,這需要學要學校提供一些機會給體育教師,提升他們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能,同時鼓勵和支持體育教師積極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活動,為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礎。
4.目前很多學校在體育教學上的關注不夠強烈,對學校體育教師的隊伍管理不夠科學,沒有實施可行的獎懲措施,導致小學體育教學效率一直比較低下,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的研究過程中,加大對體育教師的管理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定科學可行的獎懲制度,并且將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的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和完善,更有效地調動小學體育教師在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教學中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學校還應該借鑒其他學校優秀的校本課程研究策略,實現探究與交流,促進小學花樣跳繩課程質量的提升。
總的來說,小學花樣跳繩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項目,教師在校本課程的研究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對花樣跳繩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激發。當然教師還應該創新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是傳統體育教學項目所達不到的。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使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研究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項目的綜合發展,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同時也為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紅英,楊再淮.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探討與實踐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7(6).
[2]徐焰,余錦,湯韶敏.關于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校本課程有效性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0(6).
[3]喬彩玲.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求知導刊,2016(11).
[4]魯正榮.小學花樣跳繩教學之我見[J].才智,2013(12).
作者簡介:彭華芳,女,1979年2月出生,福建寧德人,大專學歷,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