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
摘 要:現如今,隨著現代課程教育改革的日漸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提出問題并進行探索學習的能力,對學生以后的成長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通過制訂預習計劃、設計數學問題、探索問題、安排實踐研究等方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培養學生擁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就課堂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現今是知識的時代,各種新知識以爆炸性的態勢涌入人們的視野,知識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更新。在這樣一個時代,需要養成終身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基礎型課程,對于學生的思維形成、智力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據分析等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僅靠教師灌輸所能實現的,需要依靠自主學習,進行自我培養。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課堂教學是緊密相連的。
一、制訂預習計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從教學角度來說,預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從學習角度來說,預習是一種淺層次的初步分析,通過預習工作,可以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正式學習中更好地理解,預習需要提出問題[1]。
例如,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中“找規律”部分,一些基本的規律性內容并不難找,在預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就能得出例題應有的規律,此時,教師指導預習的重點就應放在尋找深層次的規律中,在單一的例題背后能找出什么普遍適用的規律,同時可以引導學生開闊視野,由課程轉向生活,借由學到的知識,轉向身邊去尋找規律。
二、設計數學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一個“填鴨式”的知識告知者,而應該是一個引導者。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獲得的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年齡尚小,思維發展尚不完善,僅僅通過預習是不能充分達到的自主學習效果的,小學時培養自主學習,核心在課堂。
例如,小學數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教到了小數乘除法,小數乘除法與整數既有相似又有差別,在教學中,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整數乘除法部分,總結整數乘除法的規律,再以整數的思維方式做一些簡單的小數乘除法,例如,課本練習題中的3.4×2、4×0.5之類,由于與整數乘除法相類似,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結果,最后再加大難度,引導學生計算0.36÷9、0.25÷0.05之類兩邊都有小數的算式,提出小數乘除中,小數位數如何確定的問題。因為有之前的整數與整數乘除、小數與整數的乘除作為鋪墊,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這個難點,通過之前的例題,加深了學生的記憶,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逐步提出教學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最終得出結果,在這其中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實際獲得知識的同時,是靠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的。因此,學生在獲得知識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探索問題提高學生自主思考意識
數學是生活中的數學,小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許多問題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對應,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的可應用性。學生學習在課堂但不僅僅在課堂,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再進行探索,溫故而知新,在不斷鞏固已學知識的同時,通過探索與思考,獲得新的體會感悟,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
例如,在“圓的認識”一課中,除了教材中所講的圓的基本知識之外,還可組織進一步探索活動:在講解了圓的半徑、直徑之后,讓學生試試在一個圓內可以有幾條直徑和半徑?在畫出了直、半徑之后,這些線條之間的長度是否相同?圓作為曲線圖形,有很多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與直線圖形有什么不同?如何應用?在生活中有什么應用了圓的特性?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自行進行探索,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安排實踐研究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學習離不開實踐,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實踐獲得的知識遠比直接灌輸要記憶深刻。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對于數學這樣相對抽象的學科往往會理解困難,通過課堂上的數學實踐,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活體驗,加深學生的印象。實踐離不開引導,學習離不開課堂,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尚不成熟,實踐必須基于課堂,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探究能力[2]。
例如,在三角形一課中,除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課本上提到三角形的一個獨特特性就是穩定性,針對這一點,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用硬紙條搭建三角框架和其他形狀的框架,親身感受三角形不同于其他圖形的穩定性,進而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運用,將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實際的生活印象,不僅加深了記憶,也培養了自主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只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探索,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上文的分析可得,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預習提問實踐等自主性學習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知識接納性,進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軍友.自主學習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好家長,2017(29):98.
[2]席招招.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6(3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