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光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能夠準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小學教育的核心環節,不僅是對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還是寫作的一大前提。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滿堂灌”,而學生只是記、寫、背,這樣不僅會限制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還誤解了語文的真實含義。因此對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成了當前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語文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工具性特點,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就從閱讀能力培養的角度,探討了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一些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培養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是密切相關的。教師應該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的同時,可以得到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我們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展開相應的閱讀訓練,合理安排課堂的閱讀教學內容,設計出科學可行的閱讀能力培養方案,為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
一、做好閱讀教學的充分準備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我們在備課階段應該圍繞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地選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內容。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積累,讓他們的語言能力素質能夠得到有效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科學地分析學生的閱讀能力基本水平,引入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思路,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讓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閱讀,并且帶著問題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自然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素質,并且也能夠更好地完成整個閱讀教學活動的目標。在備課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后續的閱讀教學。具體教學上,我們應讓學生對所閱讀內容的主旨進行充分把握。例如,在《頤和園》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準備一個合理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提出:頤和園的景點很多,要想在頤和園中更加全面完整地參觀美麗景色,我們可以把這篇課文的作者作為我們的導游,根據他的線路來進行游覽。在這樣的導入中,學生可以結合教師所提出的關鍵點,分析文章的內容。這一課的教學中,如何明確游覽的線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閱讀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提前向學生點明,這樣學生可以有目標、有思路地閱讀,同時學生也能夠更加關注其中的一些具體詞語的用法,掌握一定的游記的閱讀技巧,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來說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
二、做好對課堂教學中學生閱讀過程的有效指導
學生在進行具體的閱讀過程中,很容易遇到一些問題,教師應對他們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內容,這樣學生整個閱讀的過程才能更加有效,并進一步體會和理解文章的內涵。例如,在對《和時間賽跑》一課進行教學中,這篇文章屬于散文,清新又帶著一點憂傷。文章的核心是作者通過和爸爸的談話,了解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并且這讓他受益無窮。從整體文章的結構來說,文章主要是依據時間順序來進行敘述的,屬于順敘中的一種。文章中對外祖母去世、太陽落山、林鳥歸巢的描寫,這些都體現了時間的一去不返。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閱讀邊聯想生活中遇到的此類景象,然后再進行詳細閱讀和分析,讓學生通過對上下文的聯系和生活經驗的理解,對其中詞句的意思進行思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也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還可以知道文學來源于生活。這篇文章哲理相對深刻,學生在閱讀時,教師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引導,學生才能更加全面地體會和掌握文章中的哲理。
三、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之前,學生對一篇陌生的文章是沒有興趣的,此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將文章中一些有趣的情境適當地提出來,調動學生的胃口,或者是通過文章主旨、情節的簡單介紹,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對閱讀有大致的了解,以此引導他們閱讀。
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而是循序漸進的,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形成的。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利用適當的方法指導學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國軍.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課外語文,2018(6).
[2]趙金霞.運用繪本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4).
[3]黃嬪娜.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偏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新校園(中旬),2018(2).
[4]馮繼凱,張曲成,許士云.如何更好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祖國,2018(2).
[5]李敏.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