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立
【關鍵詞】 信息技術;職業學校;教學方法;學習興趣;模擬實驗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72—0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逐步普及,網絡教育日益流行,移動網絡廣泛使用,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
一、運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賴于先進的教學媒體,以幫助學生作出各種學習反應。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活動僅依靠一本教科書、一張嘴、一塊黑板和簡單的幻燈片演示來完成,枯燥無味,缺乏生動性,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現代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不僅給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機遇,使師生享受到了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而且也要求教師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的改變。當前大多數職業教育學校都逐步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它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讓教師從繁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才能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都文化課基礎差,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較慢,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就顯得至關重要。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大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枯燥的講授,把學生封閉在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生活隔離,致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日益下降。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有效地再現事物的外部屬性,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大腦中形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畫面,真正地進入角色,感知事物的藝術效果,進行情感體驗,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同時,有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厘清學習思路,從而領會課文的主旨。網絡時代的來臨,為資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教師與學生學習的途徑也更為多元化,對互聯網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是每位教師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網絡上的信息量是非常龐大的,這些信息能夠給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資源,而且還能夠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動態和方向。將教學的范圍僅局限于課本,難以教育出更好的學生,而教師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既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
學校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在授課過程中一部分必做的實驗,可能在一些學校都沒有足夠的條件去完成,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有一定阻礙的,因為學生光靠教師的口頭描述而不去實際操作是很難掌握好這些知識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把整個實驗的過程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能夠了解整個實驗的細節。例如,在“模擬護理技術實驗與習題”教學中,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由于實驗條件和環境有限,導致有些實驗結果與理論不一致,甚至有些數據是相反的,而引進信息技術,可以順利地模擬一些常規實驗條件下所不能完成的實驗,從而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四、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中國21世紀教育發展目標中提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高低將會更多地取決于其開發、管理和利用人力資源的能力。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職業學校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要與專業技術實踐緊密結合,并在實際訓練中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職業教育相關專業的設置也要與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背景相結合,并對校企合作給予高度的重視,突出合作的應用性、實踐性和職業性特點。其主要做法是,利用相關機構提供的資金和機械設備來建立實訓基地,其間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從而將教學活動和技術推廣、技術開發、技術應用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以更好地實現實習、實驗、技能訓練相結合的教學過程。同時,職業院校還可以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人員來為學生講解一些案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促進職業教育與信息技術、企業更好地銜接在一起,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