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玥
【關鍵詞】 高效課堂;因材施教;教學方式;創設情景;明確目標;聯系實際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79—01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高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那么,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在課堂教學時,盡可能從現實生活中引出問題,使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和教學有關的事例,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興趣盎然,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學生的畏難心理。同時,教師還要重視課堂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課堂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準確把握重難點,問題的設置要有層次性,有針對性地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進每個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
二、改革教學方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教學的成功與否不能僅僅取決于教師或者學生單方面,而是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配合。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至關重要,有效的師生互動可以幫助小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數學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指導。情景教學可以有效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在創設情景的時候可以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什么樣的情景比較感興趣,積極采納學生的建議,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可以加強師生間的聯系。教師在創設情景的時候將小學生的想法融入其中,在課堂上進行情景表演時,學生發現自己的觀點被教師采納,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師生間的互動也會得到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也會更加親密。通過情景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師生間的共同問題,師生間的互動也會越來越多,共同創設高效課堂。
三、創設生活情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努力去創設生活情景。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創設一定的情境,能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也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源于生活,實現“生活化”和“數學化”的和諧統一,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理念,也應該成為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們教師應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幫助學生在數學與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四、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合理的教學目標、恰當的教學內容和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學生學習服務,這些理念方法都要從學生的主體需要和接受能力出發。為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應當從學生的學法方面著手進行訓練。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設定明確的學習問題。例如,要求學生掌握正方形面積的算法,解決實際測量某個不規則圖形的周長等題目,教師應當以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其次,教師應當在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究達到理解和應用知識的目的。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注意聽關鍵問題,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能適當調整學生的學習期望值,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讓學生愿意主動學習數學知識,達到逐步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五、聯系生活實際,注重理論應用
數學科目的學習雖然在邏輯性、科學性等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但是落實到數學學科的教學實際,其仍是為社會生活進行服務的,是一門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就應在課堂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將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獲得更大的思維發散空間。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