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霞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創設樂學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深入挖掘語文課文之中所包含的情感,使文章內容中的情感與小學生情感得到融合,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教師進行語文問題的合理設計,應營造出愉悅的課堂氛圍,善于開展趣味實踐活動,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精彩,提升小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的主動性,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寓教于樂;小學語文;有效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唯有新鮮事物,抑或者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才能提起其的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鮮活元素,以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精彩非凡。本文著重探討寓教于樂,讓小學語文教學更精彩的有效方式。
一、創設樂學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藏諸多情感教育因素,利于對小學生的良好教育,同時可以利用此,創設樂學教學情境,感染每一位小學生,讓小學生能夠切實投身于語文課堂的學習之中。對此,一方面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以及精彩的教學語言去講述語文知識,以吸引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注意力,使小學語文課堂氛圍能夠變得活躍起來。另一方面教師應對小學生予以了解,進而以其興趣所在為出發點,為小學生創設樂學情境,以促進小學生情感與樂學情境的融合,使小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之中感受到無限趣味,以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另外,教師還應圍繞小學語文教材,引導小學生深入挖掘語文課文之中所包含的情感,以提高小學生的精神覺悟,升華小學生自身情感,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能夠始終被積極因素所吸引,以有效提升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能夠有所提高。例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教師應積極為小學生創設樂學情境,一方面教師應以幽默的語言,對《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知識進行講述,讓小學生能夠燃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根據文章內容,對其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提取,促進與小學生情感得到融合,使小學生可真正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二、在愉悅中提出問題
寓教于樂這一教學方式,強調師生之間的一同參與性,使小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之中學習、理解語文知識,且使小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得以提升,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即大量對語文知識進行講述,而小學生則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之中,致使小學語文課堂氛圍極為枯燥乏味,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嚴重匱乏,在此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時常難以獲得有效解答,且小學生不愿對問題進行回答。因此,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寓教于樂教學方式的運用,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精彩。首先,教師應進行語文問題的合理設計,確保其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心理需求相符合。其次,教師應營造出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選擇最為恰當的時機,對小學生進行提問,保證在其最為愉悅的狀態中提出問題,這樣才能激發起小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興趣,使小學生能夠將問題準確解答出來,以此來深化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應在愉悅中提出問題,要先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提問: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事情?以引發小學生的思考,促進小學生對問題的有效解答,讓小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趣味性與愉悅性。同時,這一方式也能夠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精彩起來,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開展趣味實踐活動
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應重視實踐性,使小學生能夠在實踐之中領悟語文學習的一般規律,推動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開展趣味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積極自主地動腦、動手,使小學生主觀能動性可以得到發揮,并真正對該實踐活動產生興趣,提升小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的主動性。
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對實踐活動內容的設計,應從教學需求以及小學生的內心需求等方面著手,不斷為實踐活動注入趣味元素,讓小學生能夠感受到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并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無限魅力,進而使小學生能夠真正喜愛上語文學習。
另外,在實踐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以日記的形式,將自身在實踐活動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所獲得的收獲,記錄至日記之中,且不應對小學生的日記內容有其他要求,而是應讓小學生自由、暢快地寫日記,使小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感到快樂,從而落實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對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狀態予以關注,并根據小學生對實踐活動各個環節的興趣程度對實踐活動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進而使實踐活動的積極作用得以得到發揮,讓小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之中感到趣味十足。
總而言之,若想使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為精彩,教師則應注重對寓教于樂教學方式的運用,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熱情,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對此,教師應為小學生創設樂學教學情境,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并且應在愉悅中提出問題,以燃起小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興趣。另外,教師還應積極開展趣味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切實參與其中,使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得到顯著提升,以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