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佩祥
摘要:新公布的《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成員,體育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校開展體育教育不僅是將其視為運動技法教學的平臺,而應該將其視為文化學習中的一種。通過人文教育提升師生的體育素養,已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的立足點即在于此,希望通過闡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具體策略,為體育教育行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借鑒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72-01
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以來,小學體育教學日益受到學校和社會及家長的重視,地位得以提升。具體而言,體育教育的目標不僅包括拓展學生現有的知識領域,啟發學生的智力潛能,還將人文教育納入體育教學范疇。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心理需求的掌握、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育以及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系列矛盾等,都是以人的情感和精神狀態為基礎的。新課改之后也更加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把控和價值觀的正確灌輸,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勢在必行。那么,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對策具體包括哪些方面呢?
1.教師要注重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精神
上文已經提及,新課改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引導,即強調人文教育與日常體育教學的融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向學生講述人文教育與體育教學之間的淵源,讓學生在頭腦中對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有所認知。如國際最高體育賽事——奧運會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奧運會之所以能夠為觀眾奉上激烈而又精彩的體育賽事,和雙方運動員敢于拼搏、競相爭逐的比賽氛圍不可分割,而這種氛圍的營造更多是因為各國運動員肩負著為國爭光的責任,這種愛國奉獻精神足以推動他們在經歷一次次失敗后還能勇敢站起來。而且,觀察比賽不難發現,運動員不僅要拼體力、技術,更多的是拼智慧和迎戰心理。而這些都是需要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和訓練中進行重點培訓的人文元素[1]。
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對體育教學中的人文因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長期體育計劃,如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經常在體育課上進行小型比賽等,旨在通過不同的個體或群體活動,幫助學生養成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思想作風和行為習慣。
2.教師在日常教育中主動將思想教育與體育活動加以統一
人文關懷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思想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按照體育教學規律,通過為學生制訂一系列不同種類的練習,達到鍛煉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目的。這些練習有特定要求,如包含障礙、有次數限制、體現距離、高度和時間等關鍵元素等。實踐證明,競賽形式是這些具有特定要求和限制的練習的最佳呈現形式之一。但是在比賽進行中,學生容易因賽制產生矛盾,質疑規則的公平公正,甚至出現故意犯規和投機行為,此時教師要嚴格按照比賽要求對其進行判罰,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好習慣[2]。
體育教學具有和其他學科不同的課程性質,即腦力和體力并用,學生需要同時調動思維和肢體、意識和動作共同發生,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調查顯示,教師在利用體育比賽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個人表現能力的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身體碰撞、言語傲慢無禮、目中無人等意識失控行為,這時是教師進行人文教育的良好時機。教師可以通過講道理、邀請其他學生發表意見等方式向涉事學生講明問題原因,指出其不足,讓其明白體育所追求的不是個人的蠻橫逞能,而是培養一個人真正的勇敢、正義之心。例如,在跳高或者短跑比賽中,一些成績好的學生會嘲笑主動退出比賽或者成績排在末位的學生,一些成績差的學生也會因為受不了別人鄙夷的目光而心生怨怒,與對方發生肢體和言語的沖撞等。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比賽的精神[3]。如,告訴嘲笑他人的學生,“你所嘲笑的那位學生即使成績沒有你好,至少他勇敢堅持跑完全程,這就是值得鼓勵的。你們應該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告訴因為成績差與別人動手的學生,“既然這一次成績不理想,那就努力下一次有所超越,用實際行動證明你的實力,而不是出手傷人,這不是君子所為,而且老師相信你是有這個實力的”等。
3.注重教學環境的創設
環境對人的精神會有直接影響,如明媚的陽光、和煦的微風、嶄新的體育器材、充滿青春氣息的體育場館等,只要這些環境因素充滿人文氣息,都會對學生的思想精神起到影響[4]。此外,教師還可以人為營造出和諧的人文環境,通過熱身游戲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鼓勵和關愛,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結束語
總之,人文教育與小學體育教學密不可分,只有教師在教學中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才能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保磊.基于體育俱樂部模式論深化高校體育人文教育[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4(06):39-43.
[2] 劉貴友.人文教育視域下學校體育教學中引入采茶舞內容的注意事項與實踐探析[J].福建茶葉,2017,39(04):232-233.
[3] 王亞洲,趙文杰.通識教育視閾下我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現實探析與發展路向[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6,26(03):120-122.
[4] 王萍,曹運華.體育教學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