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京京
摘 要: “個人理財”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應用性和實用性較強,各高校越來越重視,但是目前課程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本研究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改變以往傳統課堂教師講解模式,積極研究探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關鍵詞: 教學模式 教學設計 技能點
“個人理財”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要求學生對在校兩年期間學習的所有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同時課程與實際聯系緊密,不僅金融行業對它越來越重視,生活中也處處離不開它。
由于個人理財規劃能夠全面衡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為了改革畢業實踐報告,目前我校金融類專業已經全面完成畢業實踐報告改革,改為制作畢業設計(個人理財規劃),杜絕畢業實踐報告中的抄襲、搭便車等現象,并與課程有機結合,有效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在個人理財課程教學中,部分高校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忽略學生的“學”,授課依賴于教師講授,教師處于主體地位,上課內容是事先設定好的,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也是被管理者,學生沒有選擇權,只能按照設定好的模式學習,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忽視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學改革缺乏創新。
(二)實踐課學時較少。個人理財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與社會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然而高校中個人理財課程理論與實踐難以很好地聯系起來,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沒有認識了解經濟、理財案例的興趣,更沒有理財規劃的實際經驗,很難完成一份行之有效的理財規劃方案,使得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欠缺。“個人理財”課程每個模塊都對應有實踐操作,而上課過程中由于學校實訓配套情況,并不能做到1:1的上機實踐課,導致學生操作時間少,教師只能精簡內容,未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材未能完全切合教學。目前市場上的“個人理財”教材內容有兩種情況:一是偏重理論,并且對高職學生來說,理論內容又偏難,二是偏重實務,但是理論講得很少,學生學起來一頭霧水。沒有合適的教材,對于教學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四)考核方式過于死板,未能全面衡量學生的能力。傳統的考核方式是考核內容主要是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力考查欠缺,也沒有行之有效的考查能力的方法。這就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僅了解理財規劃理論方法,不能運用,恰巧編制理財規劃卻更注重理論的運用和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
二、課程建設目標
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師講解模式,積極研究探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操作使學生對理財的方法和理念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較好地掌握理財規劃的流程,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引領學生學會解決現實中的理財問題,通過技能訓練和課后自檢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理財實務操作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專業化的、高素質的投資實用型人才的目標。
三、教學設計
“個人理財”技能型課程遵循課程教學設計的一般規律,認真梳理和分析課程中的技能點,尋找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物化成果。并且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歸納總結的認知規律,注重技能點的細致培養和訓練,最終水到渠成地實現綜合理財方案設計的課程目標。同時在技能課程開發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調研、團隊協作等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最后通過理財報告答辯圓滿完成技能課程訓練任務。“個人理財”課程技能知識點有收集客戶基本資料、分析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態度、編制個人/家庭財務報表、分析客戶財務狀況、計算貨幣時間價值、編制現金規劃、分析各銀行理財產品特點、保險產品比較、影響居住規劃的主要因素、決策租房和購房、購房能力測算、編制住房規劃、進行節稅籌劃、進行教育規劃設計、進行養老規劃設計、了解投資產品類型、熟悉幾種主要的證券投資策略、編制理財規劃方案。在教學活動設計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課上組織學生撰寫客戶信息調查表、編寫客戶風險態度調查報告、編制客戶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務診斷表、歸納財務總結、編寫規劃、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組合、編寫理財規劃報告。
四、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
使用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理財規劃項目案例,結合實際經濟情況進行講解,要求學生先模仿、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專業知識進而提高技能。在實踐教學中,為每個教學單元設置了一個明確的任務需要完成,讓學生自主參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應用能力的培養。
五、課程考核方式創新
對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效果的考核要體現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主要檢測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對該課程的考核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提高,在過程中記錄學生各方面的成績,注重“過程化”考核。在設計課程考核方法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積極性。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出學生真正的知識水平與能力,又可以為課程學習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本課程要改變“期末一張卷”的傳統考核方法,按照以技能考核為主的原則,采取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辦法。
(一)加強過程性考核。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與考核,采用課前考核、課中考核和課后作業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多種考核形式相結合:理財方案設計、讀書心得、調研報告、案例匯報、小組學習等。
(二)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相結合。兩種考試形式相結合。閉卷考試主要是考查學生對于理財概念、理財基本理論、理財基本方法等理論知識的掌握;開卷考試,采用理財方案設計+理財方案答辯的方式,主要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階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在部分章節結束后,可以進行一次階段性的考核,既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又可以為后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是否調整提供依據。同時,階段性的考試可以督促學生平時認真學習,避免臨時抱佛腳,促進學生真正掌握并應用所學知識。
六、主要特色
(一)貼近實際,技能適用。“個人理財”技能知識點的開發緊密結合當前理財環境和理財產品,真實反映和再現了金融機構理財規劃的完整過程,學生掌握此門課程的一般技能,于己可以有效進行自我理財,于工可以擴大就業面,盡快適應就業崗位需求。
(二)靈活有趣,引人入勝。本課程技能點的挖掘和實施方式的設計充分考慮當前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克服長篇理論、煩瑣程序等問題,通過自我實踐、網絡搜索、演算推理、軟件游戲等方式,吸引廣大學生融入此課程,從而很好地學習和運用此門課程。
(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個人理財”課程設計中將核心技能逐一分解后,進行歸納整理,并且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理財報告的撰寫流程,分步驟地引導學生完成。在完成基本技能點的基礎上,學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完成綜合理財方案的設計與答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東雪.高職個人理財課程教學創新探析[J].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報,2017(3).
[2]羅薇薇,張艷英.高職《個人理財實務》課程的現狀與對策——基于課程調查報告的分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03).
[3]孫怡.淺析個人理財課程的情境化教學設計[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08).
[4]張諾.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探索[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技能型課程項目“理實一體化模式下的“個人理財”課程開發”(項目編號:2015JK0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