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剛剛升入初中,剛剛經歷過比較緊張的小升初考試,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會有一定的下降,但是英語學習水平能夠依然保持得很好。這是七年級學生的一個劣勢,但是同時對于剛升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競爭優勢。在七年級的英語學習中,教師以及學生要學會取長補短,充分利用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優勢來彌補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的不足,使學生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思維的活躍性的鍛煉以及學習興趣的激發,從而更加熱愛英語學習。
關鍵詞:七年級;小學;英語教學;銜接
一、 引言
由于剛剛經歷過一場競爭,七年級學生在剛剛升入初中的時候會感到些許放松,對于學習也有些漫不經心,覺得中考還很遙遠,暫時并沒有什么比較著急的學習動力。這種想法在七年級的教學環境中蔓延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現象。對此現象,有些教師十分著急,急于將學生的心態扭轉過來,使學生將心思全部投入到課程教學中去。有些教師卻處之泰然,慢慢調整,利用適當的時機適時引導,讓學生逐漸收心,并慢慢將所有心思投入到教學中來。這兩種方法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前一種方法里,教師太操之過急,這樣的急于求成很有可能讓學生產生抵制心理,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由暫時松懈變成厭惡英語,嚴重者還會對教師的印象變差,教師這樣的做法只能是得不償失。并且由于七年級學生剛剛從小學升上來,學習科目變多,更是讓學生出現一些無所適從的情況,或者有些學生突然就有些忙手忙腳,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不知道什么才是學習的重點……
二、 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一) 學習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影響英語閱讀學習
小學生的學習環境多重視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的開發培養。德育、體育、美育占有著相當大的比重,小學生的學習環境相對于初中來說更加舒適一些,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一些。但是升入初中,學習環境開始更多地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都在努力為將考的中考,甚至是以后的高考而努力奮斗,一些綜合素養方面的教育目標雖然一直被提倡,但是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抑或是學生自己都已經感覺到綜合素養的教學重要性明顯不及專業教育教學重要。其次就是小學的學習任務較少,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語文和數學、英語,再加上一些其他綜合素養方面的教育,但是升到七年級,學生就突然要接受七門課程的輪番轟炸,每天課程安排比之前還要滿不說,時間安排也是滿滿當當的,況且由于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到如此重壓力的學習任務,還有些不太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安排,常常會造成學生的心里慌亂、緊張焦慮等一些負面情緒,或者是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信心,進而放縱自己,漠視等。最后,小學的課堂教學方式與七年級的課堂教學方式、形式等上面有著巨大的差異,小學的英語教學多是以情景創設式的活動開展,或者其他各種充滿趣味性的活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感受是充滿著樂趣的。但是七年級的英語教學已經逐漸地脫離了幼稚,慢慢地向著邏輯思維更強的詞匯組織、語法結構、行文條理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這樣的突然變化讓學生有些措手不及,難以接受。或者一些學習方式轉變較緩慢的學生就會出現學習落后,學習吃力等現象,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與英語學習發展。
(二) 英語教學的內容等的變化使得學生一時轉變不過來
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小學生的口語教學,注重對于小學生英語的口語訓練,課堂教學也是以一些英語歌曲、英語短劇、英語小故事等為依托開展一些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教學小活動,使得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受到英語學習的啟蒙。但是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不同,初中英語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的綜合發展。通過單詞短語的學習記憶、語法結構的分析解讀、行文條理的剖析梳理來讓學生全面展開英語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使學生發展成為一個能說會寫的全能型英語學習者。面對這種英語學習內容的豐富,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方式、學習觀念或者對于英語學習的基本認知還沒有完全地轉變過來,導致在學習中出現很多問題。
三、 做好銜接工作的幾點措施
(一) 適當降低教材難度,激發學生自信心
對于七年級學生的學習困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教學目標范圍內適當地進行一些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上面的調整,盡量以給學生留一個過渡的階段,讓學生慢慢從小學的英語學習中緩過神來,慢慢地接受一種新的教學體系。尤其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閱讀只是一種對于詩歌的閱讀,還有一些簡單的句子的閱讀,并沒有接觸過大段落甚至長篇課文篇幅的閱讀,乍然讓學生開始長篇文段的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該借助一些教學資源來將教材內容的難度適當地降低,或者以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使得教材上的大篇幅的文段閱讀進行劃分,讓學生慢慢地從簡單段落到大段落的閱讀,再過渡到全篇閱讀。在這個過程中,課文閱讀的難度降低,學生能夠輕松地進行閱讀,慢慢地在這種逐步上升的鍛煉中就會悟出初中英語學習的思想方法,慢慢地就會掌握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技巧等,就會對自己的英語學習越來越有自信心,英語學習也會越來越好。
(二) 培養生動教學氛圍,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知識要讓小學生掌握一些英語知識,但并沒有很刻意地強調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要有什么樣的成就,要達到什么效果?只是讓小學生有一些英語知識的積累。但是初中與小學英語學習不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將學生的英語思維作為一個主要的培養重點,教學活動是從各個方面會對學生進行一些思維訓練,如單詞短語的組合規律,單詞的拼讀規律,語法的結構變化等,讓學生從這些變化中找到規律,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語學習方法、規律等。
(三) 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與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
教師的教學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成效等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教學影響意義,利用自己的教學影響力,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高效教學,并在教學使學生感受到英語閱讀的趣味性與有意義性,讓學生逐漸地產生英語閱讀教學的熱情,并積極地參與進閱讀教學中,甚至開始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尋找英語閱讀材料進行閱讀,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來讓學生將課文進行表演或者分角色朗讀,使學生融入課文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英語閱讀的樂趣與英語深入閱讀對于自己的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從而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習的影響意義,更加注重英語閱讀。
(四) 善于利用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己的閱讀思維習慣
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效還有一些其他學習因素的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的一個反饋。學生通過教師的反饋來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參考,依據教師的評價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并做出有效的改進。同時,教師利用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英語閱讀的一些思維習慣進行培養會使得學生對自己閱讀學習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改進或者閱讀學習方式等。
四、 結束語
英語學習是一個需要漫長的積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以及學生都要意識到英語閱讀學習的長期性,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積累,并不斷地深入研究,英語學習才會有發展的可能,英語閱讀才會真正地發揮作用,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提高。
參考文獻:
[1]陸麗菊.思維與習慣并進——初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初探[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10):67.
[2]蔣碧媚.運用“支架式理論”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03):14-16.
作者簡介:
余桂英,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