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題下的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主題活動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
關鍵詞:主題;區域活動;材料
幼兒園主題下的區域活動,是根據主題活動的目標和活動的發展,為活動區的兒童提供豐富的環境和可操作的材料,使孩子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的區域并進行操作、探索、發現、討論等學習方式,推動專題活動得到進一步發展。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有效地利用本地區,發揮其作用,更好地服務于主題活動,繼續推進主題活動,是我們思考的首要問題。
一、 根據主題創設區域是促進主題活動深入開展的必要前提
如:中班主題——快樂生活,我們根據教學內容將主題分解成兩個子主題,首先創設《朋友越多越快樂》主題,和幼兒一起制作“愛心樹”。另外創設子主題《陪伴我成長的家人》,利用家長資源,張貼幼兒帶來的全家福照片,布置成《親親熱熱一家人》,讓幼兒感受家的溫馨與美滿。在《陪伴我成長的家人》這一主題中,我們通過語言活動《爸爸的手》,讓幼兒在關注生活細節中感受爸爸點點滴滴的關愛。而美術活動《我爸爸》使爸爸真正介入到幼兒的生活學習當中。在音樂活動《好媽媽》中,孩子學會了關心親人,學著給媽媽敲敲背、搬椅子、倒杯茶等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去幫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也投入非常豐富的材料。如:穿項鏈、裝飾領帶、提供裙子、頭發、手提包、領帶、皮鞋來裝扮爸爸、媽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在玩玩、做做、說說中滿足了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使幼兒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一定提升。
二、 根據主題投放合適的活動材料是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保障
(一) 提供多樣化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感官去探索發現
如:在“益智區”中,為讓幼兒掌握“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排序”,我們第一階段為幼兒提供了不同顏色的塑料珠子,讓他們學習按顏色特征分類;第二階段提供了不同大小、顏色的花片,學習按顏色、大小特征分類;第三階段則提供大小、顏色、形狀不一的幾何圖形、積木等材料,進一步學習按各種不同特征分類,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排序。這樣,材料不同,難易不一,可以讓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 充分發揮各種材料所含有的不同教育功能
區域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將幼兒發展目標與材料的教育功能確切地對應起來,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進入到區域活動中,通過幼兒的操作活動,使幼兒逐步接近預定的目標。教師積極挖掘材料在不同區角內的多種教育作用,進一步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如:小班主題區域活動——《春天來了》。區域活動目標:1. 關注春天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2. 自主選擇區域活動,積極嘗試多種方式表現春季特征。3. 在操作、探索、交往中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在本主題區域活動中,結合主題區域活動目標,讓家長在周末帶孩子去踏青,觀察樹木、小草等的變化,讓孩子了解有關春天的信息,豐富孩子們對春天景象的體驗,感受動植物與季節變化之間的關系。之后,在了解幼兒需要和興趣點的基礎上,設置區域,調動幼兒多種感官,通過看、摸、聞、聽、說、做等方式,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活動區安排:自然角:種植豆類、栽培土豆、洋蔥、胡蘿卜等植物,投放蝌蚪、蝸牛等小動物,讓幼兒認真觀察,教師指導用圖示做好觀察記錄。美工區:提供彩色皺紋紙、糨糊、畫紙、顏料、超輕黏土、干樹枝等,供幼兒粘貼桃花、迎春花、柳樹,手指點畫小蝌蚪、印染彩蝶,繪畫我眼里的春天,制作風車。益智區:提供大嘴巴盒子和小動物卡片(數量分別為2-6),引導幼兒開展益智活動——數數小動物、喂小動物、給小動物做禮物、送小動物回家等;提供動物圖片和有圓點的卡片,讓幼兒做對應練習。建構區:提供塑料成品春天的小樹、花、小橋、亭子、小球、彩色積塑及玩沙工具小鏟子、小碗、小桶等,引導幼兒堆建小山坡、摘花、種樹。
三、 讓區域活動誘發主題活動的生成
在主題不斷開展的同時,區域活動也在不斷深入,然而,鑒于區域活動的靈活多變性,幼兒常會依據自己的意愿、興趣、能力等進行活動,而教師多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及時把握幼兒的興趣點與需求,將有教育價值的區域進行整理與挖掘,產生新主題。如大班主題活動《我們的祖國真大》,教師圍繞主題目標,設置相應的區域活動:美工區投放一次性盤子、筷子、瓶子、紅黃紙張、剪刀等供幼兒制作國旗、京劇臉譜等;益智區投放中國地圖拼板;閱讀區投放與主題相關的圖片、圖書等,其中美工區的材料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有的制作京劇臉譜、有的制作國旗,但更多的孩子把目光投向各種各樣的瓶子,他們對用青花和紙漿等方法裝飾瓶子充滿了好奇。這時,教師發現了幼兒的興趣點,抓住教育契機,發動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家找一找,把家里的廢舊瓶子帶到幼兒園來,孩子們一有空就用這些廢舊瓶子發揮其功能,有的用來盛水裝水;有的用來當噴水壺;還有的繼續裝飾瓶子等。就這樣,在這些共同收集廢舊瓶子的活動中有關《七彩瓶子》的主題就生成了。
總之,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容。教師要運用敏銳、思考的眼光觀察幼兒的需求,組織適合幼兒學習的教育形式,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簡介:
王愛華,小學一級教師,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