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進步與社會文化水平提高,社會各界對中學生素質教育情況也越發關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作為學生行為習慣及思想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與價值導向,并幫助學生完成自我認知,對學生心理健康發育情況進行有效疏導。為了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力,教師在課程設計及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力。
關鍵詞:教學資源;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
隨著新課改在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中深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受到學校、教師與學生家長三方面重視,其教材內容也變得更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并和學生興趣點相適應。因此初中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時代發展對學生提出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質要求,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和現有教學資源,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以此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一、 順應新課改政策,關注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在傳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保障教學秩序,教師一般會采用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中也缺乏交流,致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氛圍越發沉悶。特別是在剛進入初中時,學生不僅要經歷心理上過渡,還要經歷學習難度等方面過渡,在這一時期,教師可以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幫助學生實現平穩心理和學習過渡。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第一單元第二課《學習新天地》與第三課《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其他科任或班主任教師了解班級學生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當前我國初中學生一般都會使用互聯網,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網上交友新時空》對學生網上交友情況進行引導。
二、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生動教學情境
為了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動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托于現代化信息技術收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現在學生面前,將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影像,幫助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例如人教版初中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守護生命》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境,在備課階段收集一些食品、交通安全相關教學資源或是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相關影像資料,讓學生通過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構建的教學情境,直觀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危害,并提高學生對生命感悟。
三、 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感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從根本上來說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將道德與法治教學局限在教室和課堂中,而是應向課堂外擴展,讓學生能對自身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實踐,能真正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融入生活中。
例如在進行《守護生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轉移到操場上,讓學生在開闊環境中放松自己,并在相對輕松環境中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根據男女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并設計一個教學問題:“組中同學暈倒了,如何對其進行急救”,讓學生對剛剛學習到的急救相關知識進行實踐演練。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急救相關知識記憶,在學生真正遇到突發情況時,學生也可以根據實踐演練情況進行自我救援或相互救援,避免學生因為恐懼等情況延誤最佳救援時間。
四、 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道德品質培養作用,將教學延伸至學生生活中
家庭作為學生生活時間最長的地點,其對學生教育作用相較于學校而言只多不少,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將課堂延伸至學生家庭中,實現家庭與學校雙重教育,以求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為了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家庭教育與課堂教育并重,教師應利用QQ、微信等現代化社交媒體平臺與學生家長進行密切聯系,教師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并在群中告知家長道德與法治教學進度,并向家長下發教學任務,讓家長可以緊隨課堂教學進度,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同時家長也可以利用QQ、微信等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反映學生在家情況,教師畢竟要同時負責幾十名學生教學,難免力有不逮,通過與家長聯系,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問題輔導。特別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心理一般處于叛逆和敏感時期,教師可以通過和家長溝通,幫助家長理解學生心理狀態,讓家長與學生間可以心平氣和進行交流與溝通。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親情之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開使前,通過QQ、微信與學生家長就學生在家表現進行溝通與了解,并針對班級同學情況在教學中進行針對性教學,讓學生能夠明白家庭對其意義,建立孝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品質,特別是在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下,我國家庭結構較從前發生很大變化,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家庭中定位,并以良好心態家庭發展問題,幫助學生舒緩自身壓力。為了更好實現家庭教育,家長應根據教師下發的教學任務,與學生展開溝通,重視學生心理發展情況
五、 總結
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學校、教師與學生家長一定要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建設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要規范自身行為,為學生樹立良好道德榜樣,家長也應與道德與法治教師緊密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家庭對學生的重要教育作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等先進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活力,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此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良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運用情景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1):150.
[2]陳彩紅.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的分析——以心理教育的滲透為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8):61-62.
[3]王向榮.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探究與分享”活動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卓中,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