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學生除了要進行知識方面的學習外,還要與老師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只有兩者有效結合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投入學習,樂于學習。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讓學生在輕松、平等的氛圍中接受知識。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和諧、平等、輕松、愉快的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學生會自覺地改進學習方法,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關鍵詞:物理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探究式學習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成才成長的起點。在實際生活中,如果是以興趣為前提的工作,即使也存在困難,但一定會迎難而上;如果對這項工作缺乏興趣,即使專業知識牢固,那這項工作也是枯燥和乏味的。同樣的,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把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求知識。因此濃厚的興趣將是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造的強大動力。
一、 從改革課堂教學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有效結合。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發現和應用,都以我們的實際生活為背景。只有把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效聯系起來,才能使物理教學有意義,其實,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應用它。我們只有通過觀察生活事實,進而把它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講到熱現象中的熱脹冷縮時,可以給學生講講剝蛋殼的學問:雞蛋是一種既營養又好吃的食物,不少人喜歡吃煮雞蛋。那么,你會剝雞蛋嗎?如果把剛煮熟的雞蛋放入涼水中浸一下,蛋殼很容易就剝下來了。這是因為蛋白上的那層薄膜,受冷收縮后就會附著在蛋殼上。又如污水管下端的一部分是彎曲的,成“U”字形,當每次下水時都會有一些水存在U形管內,這部分就叫作“水封”,可防止臭氣從下水道里反上來,它是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學生會感到這些現象很有趣,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印象就會非常深刻。
還有,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如:(1)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轉彎的時候,會感覺向外甩,這是離心現象;(2)掛在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3)有時自來水管在附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會有響聲。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與水管產生了共振。像這樣富有趣味性的東西,特別能引發和活躍同學們的思維,進而讓學生產生懸念,產生認知的動力,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教師生動風趣的教學語言,會激發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是離不開語言的,同樣的知識,如果采用機智和俏皮的語言表達,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事實表明,學生喜愛教師風趣的語言,只有幽默、風趣的語言才能贏得學生對學習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例如:在講重力勢能時,可向學生提問:“當天花板上有一根羽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那就接住唄?!贝藭r可進一步提問:“那么如果天花板上下落的是電風扇呢?”學生肯定會立刻說:“跑唄?!睆亩f明物體的重力勢能和物體的質量有關。這樣講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一堂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有效聽課時間更短,這就要求教師授課時,必須把知識、語言、表情乃至行為動作等等有效地融為一體,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僅有的時間內不僅學到物理知識,而且還獲得美的享受。
(三) 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活躍思維。教師要認真地為每一堂課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思維境界。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運動時,提問:物體下落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肯定會回答:“與質量有關,越重的物體下落越快。”教師可以用一張紙和一段粉筆驗證他們的結論,然后再次將這張紙揉成團和粉筆同時下落推翻剛才的結論,進一步追問為什么,進而引導學生得出:重物比輕物下落快是由于空氣阻力對它影響小造成的。然后提出如果沒有空氣的環境下,重物和輕物可能下落得一樣快,并用牛頓管進行驗證。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巧妙設計問題情境,把握學生思維動態,引導學生循著我們為他們規劃的思路進行學習。
(四) 在教學中,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作為老師要保持滿腔的責任心、事業心,以及對學生的關心、愛心,閑暇時多走近學生,鼓勵學生之間多多交流,課堂中提倡相互討論、相互質疑,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解答,即使解答后仍然有迷惑也不應該打擊,更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學生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覺得是自己智力的問題,所以學習中師生之間要營造寬松、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掃除障礙。
二、 在課后,培養學生自己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只有探究式學習才能真正掌握知識,不論課上還是課下,只有讓學生保持對未知知識的好奇,才能讓他們對這些未知知識產生濃郁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把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的知識能力的提高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 鼓勵學生積極收集與物理相關的知識,以增加學生知識的儲備,并且拓展他們的視野,比如:在講到宇宙航行一節時,要求學生上網查閱關于衛星的發射、衛星的變軌、衛星的返回等相關知識;再比如:電磁爐、微波爐、電飯煲等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等等。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又有相關的物理知識在里面,學生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收集,進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還增長了知識。
(二) 在課后布置學生做相關的小實驗,驗證一些知識點,例如:讓學生制作水果電池、懸空的乒乓球、裝滿水的瓶子開小口扔起來驗證失重現象等等諸如此類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制作,自己得到相關結論,一定會很有成就感,也會提高學習積極性。
總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痹趯W習之初,教師通過各種嘗試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探究,主動求知,才會愛上學習,進而學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
作者簡介:
孔曉娟,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