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課改教育不斷深入,社會形式不斷變化的基礎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成長已經成為新時期的教育基本目標。道德修養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能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作為改造學生思想狀態與文化素養的重要基地,初中教育有必要站在課改教育的目標出發,分析社會對于學生的道德修養要求。體育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動商、情商、道德素養的重要學科,體育教師更是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只有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身體素質水平,我國才能得以迎來更好的發展。現本文結合當前初中體育的德育教育現狀,分析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方法。
關鍵詞: 初中體育;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新課改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礎技能、技巧,同時還要獲得綜合能力的成長,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德育素養。德育素養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的體現。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是學生接受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課程。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結合已經成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師必須掌握德育與體育的關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德育思想保障,發揮德育教育價值。
一、 德育思想在初中體育中的滲透原則
在實現德育思想和體育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必須堅守一定的原則,具體如下:
(一) 主體性
新課改明確的要求,素質教育應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動性價值。即教師應以生為本,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便利。新時期的教師僅僅作為知識的引導者和點撥者,而不是過去的一言堂式的知識唯一講解者。德育教育更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作用,學生才能夠在學習體育運動技能、技巧的過程中,積極努力地配合教師完成德育思想的學習。
(二) 全面性
體育中的德育教育不應僅僅包括部分學生,教師應于公平性、全面性的原則基礎上,實現全體學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并非單一性的教育問題,而是包括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教師在展開活動時,必須要實現體育活動和德育教育有效結合。在學生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如教師可以多舉辦一些需要合作的體育項目,如接力賽跑、多人跳繩等等。在活動的過程中提高所有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關心他人的態度。當然教師也要注意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如學生出現思想偏差,須及時指正。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走出黑暗的心理陰霾。為學生樹立榜樣,端正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三) 系統性
德育的滲透必須關注階段性、系統化。在系統化的滲透過程中,完成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體育德育教育的模式、目標、內容必須有合理的規劃。試想如果教師沒有提前做好規劃,德育教學的方法和目標零零散散,那么不僅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當前心理狀態和學習情況。同時學生也弄不清教師要做什么,無法意識到自身的道德素養問題。所以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嚴密科學的教育計劃。在系統化的滲透過程中,實現學生道德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 體育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 扎實的文化基礎
只有教師具備扎實的文化基礎,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參與到德育文化學習。過去有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體育教師就是教體育的,不需要具備文化知識。然而實踐證明,體育教育作為一門與德育存有密切關聯的學科,如果教師缺乏文化理論的補充,那么教師就無法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所以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文化基本功,這樣才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德育文化學習需求。
(二) 較強的專業技能
體育技能和專業知識是成為體育教師的必備要求。只有教師具備了過硬的素質水平與專業技能,才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的體育技能指導,用創新的教學手段來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更需注意的是,教師也要結合實踐經驗,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這樣教師才能夠制定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提高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基本保障。
三、 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中的滲透策略
(一) 利用體育發展史鼓舞學生
體育項目之所以受很多人的喜歡,是因為體育其本身的文化和體育的激情會鼓舞人。所以在進行德育思想滲透的過程中,教師不妨以中國健將為例,為學生講解我國體育項目的發展和崛起史。使學生了解到我國過去的體育水平較為落后,老一輩的體育運動員為了為國爭光,刻苦努力才獲得了今天的成就。用體育發展史鼓舞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從而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
(二) 在體育鍛煉中磨煉學生意志
很多體育活動都是比較辛苦的,體育是鍛煉學生耐力和意志力的最佳途徑。現如今大部分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初中生都存在嬌生慣養的問題。教師不妨用體育活動,來鍛煉學生的意志力與耐力。如教師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增加長跑項目,通過長跑項目磨煉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此外也可以通過體育比賽,鍛煉學生敢于拼搏、刻苦練習的精神,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三) 在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心態
當今時代如果一個人缺少合作意識與團結精神是很難生存的,可以說團結合作已經成為成功的取勝法寶。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使學生了解到沒有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的隊伍就無法獲得成功。在放棄個人眼前利益的同時,才能夠實現集體活動的成功。教師要在體育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配合,使學生相信隊友、相信他人,這也是學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關鍵。
德育教育是新時期教育的基本目標,也是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體育教師必須有遠見地意識到德育教育的方向和基礎目的。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與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創新的教育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實現德育思想的有效滲透。在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的基礎上,完成初中體育教學。這是每一名體育教師都應當重視的教育工作,也是每一名體育教師在新時期教育的工作使命。
參考文獻:
[1]楊秀超.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滲透德育知識[J].中華少年,2018(09):124.
[2]趙云鴻.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8(01):52.
[3]陳彩華.論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18(08):117.
作者簡介:
彭海賓,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王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