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靈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的發展,現階段的小學學科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及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較為重視,教師應通過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積極、愉悅的教學環境,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為了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文章作者對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核心素養;策略
一、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統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對學生美術理論知識的教學,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實施相應的教學,學生僅僅表現為模仿教師的繪畫風格,加上小學生對專業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等因素的影響,使學生對美術的概念就是畫畫,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在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的影響,現階段的美術教學課程設置時間較少,大多數教師及學生家長認為學生在小學學習過程中應將學習重點放在語文、數學等“主科”方面,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美術學習不重要的錯誤觀念,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及重視程度較低。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創設針對性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美術教學內容創設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展開符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原則、認知水平及學習需求的美術教學課程,通過創設針對性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活躍美術課堂的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色彩”的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各組學生用畫筆進行繪畫,在顏色的使用上及繪畫內容方面由學生自由發揮[1],通過不同的顏色給予學生不同的體驗,以小組合作的情景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加深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及水平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采用微課、小組合作、任務教學法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美術課堂的教學氛圍,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僅重視向學生教授美術理論知識的現象,變為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定期組織學生去參觀繪畫展、藝術館等,通過繪畫展、藝術館中作品傳達的意境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美術作品帶來的美感及震撼感,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藝術鑒賞能力。
3.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學技巧,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小學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一些技巧性的教學方式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進行動物繪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各種動物的圖片、視頻、紀錄片、動畫片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動物的特征及形態,對動物的特點及繪畫技巧進行相應的探究和討論,最后引導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2]。通過現代化及直觀的教學技巧活躍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能力以及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素質。
三、結語
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實施創設針對性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及水平,并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學技巧,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 靚.淺談培養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半月刊),2017(8):78-79.
[2]周小迪.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