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生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班主任有時兼具班級管理者和語文教學組織者的角色,因此,必須將班主任管理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文章以小學語文教育和班主任管理為研究出發點,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班級管理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結合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小學生內在品質的塑造。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班主任管理知識,可讓小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三觀”。要做到這一點,小學班主任就必須對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幫助學生在語文知識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和良好的品質,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1]。
其次,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必不可少。而這種溝通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掌握語文知識,鍛煉溝通和交流能力,并且使學生在溝通的過程中,實現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目的。
最后,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的內心情感。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豐富小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結合的主要方式
1.充分發揮語文課文的“例子”作用,在語文課文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育人”,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語文就是個例子”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打破所有的界限,實現知識內容的延伸,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組織《背影》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朗讀和背誦,并積極引導學生在朗讀和背誦的過程中,體會父愛的深沉和含蓄。在完成課文教學后,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父愛”進行討論[2]。如此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理解,而且豐富了學生的內心情感,實現了學生的思想教育。
2.結合小學語文課堂組織活動,積極推進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
小學語文教師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活動的方式,積極推進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通過分組學習方式,加強班級管理工作。在具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分組學習的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分組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
(2)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班級管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將語文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深刻理解語文課本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接受程度,從而促使班級管理工作良性展開。
(3)通過講故事形式,加強小學生思想教育。在具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基于小學語文課本內容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等,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讓小學生聽在故事的過程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并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3.結合班會主題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大多數班級都會在周一進行班會,以達到加強班級管理,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將班級管理與小學語文有機結合到一起,緊緊圍繞班會主題開展詩詞朗誦、成語接龍等活動,這不僅豐富了班會的形式,而且讓學生在班會管理中提升了自己的語文知識,并且在語文學習中促進班級管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的班主任承擔著教授小學語文知識,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有效結合,以達到提升小學生語文知識和人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曉靜.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
[2]李志偉,劉哲理,裴洪強.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結合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