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敏
摘 要:嘉庚精神的愛國、誠毅、創新等內涵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加強德育教育、培養時代人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然要求。培養具有嘉庚特色的思政教師人才,構建具有嘉庚特色的全方位育人空間,創建具有嘉庚特色的校園文化是加強兩者融合與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一系列的探索與發展,嘉庚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生“誠毅”性格得到社會高度認可,具有嘉庚特色的校園文化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領導和專家高度認可嘉庚精神的繼承與弘揚。
關鍵詞:嘉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嘉庚精神和“誠毅”校訓都是陳嘉庚留給集美學村的寶貴財富,是集美學村各學校建設發展的不竭動力與精神源泉。嘉庚精神內涵豐富多元,集中反映在愛國、誠毅、勤儉、創新等方面。嘉庚精神的核心是愛國、精髓是誠毅、傳統本色是勤儉、時代特色是創新。集美大學的校訓“誠毅”是嘉庚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嘉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強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占據主導地位,高校應把德育放在發展的首要位置。第一,嘉庚精神是校主陳嘉庚先生留給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和弘揚這百年優秀傳統,將嘉庚精神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充分發揮嘉庚精神在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發展中的作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崇高目標和積極進步的新時代大學生。第二,將嘉庚精神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入思政課與其他各類課程中,積極創建由思政課、專業課和社會實踐課等構成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體系,促使各類課程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從而增強全校教師“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發揮所有課堂的育人功能。
(二)培養時代人才的現實需要
1918年,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一系列專門學校時,便明確定位,培養具有誠毅品格的應用型專門人才。1999年集美大學實質性合并后,學校秉承這一優良傳統,大力弘揚嘉庚精神,堅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于2007年初步形成了“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的辦學特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重要論斷,“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與嘉庚先生的為社會培養實用急需人才的教育理念有著高度契合。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和歷史使命。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只有轉化為每個人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才可能融入現實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因此,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將嘉庚精神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能力,使高校培養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滿足和適應時代的要求。
(三)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
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個性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自由發展是相統一的。個性自由發展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礎,片面追求個性發展,最終會導致畸形發展,但是全面發展不等于平均發展,忽略發展主體的差異性,用一種固定模式去束縛個體會導致主體思維僵化,抹滅人的創造力。而嘉庚精神內涵豐富多彩,集中體現在愛國、誠毅、勤儉、創新等多方面。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是嘉庚精神的時代特色。廈門集美大學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把嘉庚精神中的創新精神和學生的個性發展結合起來,轉變教育觀念,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發展個性,加強獨立人格培養,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嘉庚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性融合的途徑
(一)培養具有嘉庚特色的教師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和吸收具有地域文化的內涵與意義,因此培養專門的熱愛地區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很好地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集美大學每年新進教師在入職教育中,嘉庚精神是必學內容,并且通過評選學生最喜愛的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等,以及一年一度的“集友陳嘉庚獎教金”評比和獎勵,引導教師基于自己本職發揚嘉庚精神、秉承“誠毅”校訓,遵守職業準則、全身心教書育人,以優良的校風帶動教風、促進學風,切實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營造良好的嘉庚精神全員育人環境
以嘉庚精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知行合一,促進思政教師與各部門協同配合,營造良好的嘉庚精神全員育人環境。首先,建立思政教師與輔導員協同合作的溝通機制。兩支隊伍合力,把學生思想動態、學習狀況、心理健康、關注熱點、生活需求等方面情況進行分享,共同分析研判學生思想、學習與生活狀況及其變化規律,更有利于了解學生。其次,建立思政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銜接機制。思政課和專業課不是互相對立而是互相聯系的。專業課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有思政課的功能。同時,專業課程具有職業道德的要求,一些專業課也傳遞著價值觀、世界觀和歷史觀。最后,建立嘉庚精神與日常教育全面滲透的融合機制。集美大學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在整個大學求學過程中,都能接受到嘉庚精神的教育。
(三)構建具有嘉庚特色的全方位育人空間
嘉庚精神融入思政育人工作,服務于集美大學培養具有誠毅品格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立德樹人大局,通過教學課堂、活動課堂和網絡課堂,構建全面全方位的協作育人體系。教學課堂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高校可以通過嘉庚精神課程、專題講座,來用好課堂主渠道宣傳嘉庚精神?;顒诱n堂是高校育人的主戰線。通過各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弘揚嘉庚精神。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如參觀校舍舊址、探索學校歷史、訪問優秀校友、進行嘉庚精神宣講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習了解我校的辦學歷程以及輝煌歷史,了解我校優秀校友的光榮事跡,加深對嘉庚精神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對母校的熱愛之心,促進嘉庚精神的傳承和發揚。網絡課堂是高校育人的主陣地。充分利用當代大學生青睞的網絡來開展工作,推進“具有嘉庚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互聯網”的發展。教學課堂、活動課堂、網絡課堂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融合,使嘉庚精神教育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不斷發揚光大,充分發揮了嘉庚精神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力。
(四)用嘉庚文化營造優秀的校園文化
集美各高??梢詫⒕哂邪倌隁v史傳承的嘉庚精神發揚光大,賦予時代新內涵,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學文化。集美大學通過陳嘉庚研究會的成立,對嘉庚精神和陳嘉庚的辦學理念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開設了校本課程《陳嘉庚精神》等,出版專題教材和研究書籍;依托集美學村厚重的嘉庚建筑文化和愛國主義基地,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通過微信、微博和易班網等新媒體傳遞大學精神,呈現校園文化,彰顯嘉庚品牌;推動嘉庚精神作為報告講座、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的主題,堅持開展了“我的校訓故事”、“陳嘉庚在我心中”、“誠毅伴我成長”等一系列活動,用富有特色的大學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風鼓舞人、熏陶人;以“嘉庚精神”為核心,結合專業特色,打造了“一院一品”的特色校園文化,發揮了校園文化育人作用。
三、“嘉庚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性融合的成果
(一)學生“誠毅”品格塑造,社會公認度高
誠毅品格樹人成效顯著。集美大學青年志愿者注冊率達到64.5%,2012年以來,學校青年志愿者獲省級以上集體榮譽表彰14次,個人榮譽表彰10次,其中國家級4次。近三年,1200多人次義務獻血,有千余人志愿加入中華骨髓庫,7位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其中李溢新同學被評為2015“感動廈門十大人物”。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根據麥可思對集美大學2015和2016屆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評價,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表示滿意,滿意度達98%。誠毅品格樹人成效顯著。學校青年志愿者注冊率達到64.5%,2012年以來,學校青年志愿者獲省級以上集體榮譽表彰14次,個人榮譽表彰10次,其中國家級4次。近三年,1200多人次義務獻血,有千余人志愿加入中華骨髓庫,7位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其中李溢新同學被評為2015“感動廈門十大人物”。
(二)嘉庚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影響度大
據不完全統計,“集美大學陳嘉庚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2009年以來,僅校史展覽館就接待了來自社會各界人士、返校校友、在校師生超過10萬人,年均15000余人。2007年,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舉辦的“陳嘉庚教育思想研討會”在集美大學召開,周遠清等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學校有20篇論文入選了由周遠清主編的《陳嘉庚教育思想研究論文集》。2010年,“集美大學以嘉庚精神為核心內容的校園文化建設項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2014年,“禮敬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嘉庚精神”獲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項目;2016年入選首批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拔业男S柟适隆鲍@評首批福建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示范項目。2017年有3個項目入選第二批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示范項目和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拔倚闹械乃颊n”全國高校學生思政課學習成果展示主題活動中,我校作品《共享美好 共鑄誠信》代表福建省參賽獲得二等獎。
(三)領導和專家肯定,社會關注度廣
2001年12月19日,時任福建省省長、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習近平來校視察時指出,集大的“很大的一個特色和優勢就是弘揚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是要普遍弘揚的,但集大這里是嘉庚精神的發源地,更有作用,更有現實意義”。2011年10月2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蒞臨學校視察時,充分肯定了學校秉承“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的宗旨,堅持特色辦學,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效。2013年9月10日,福建省省委書記尤權來校視察時,對我校在弘揚嘉庚精神,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的辦學特色也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在200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2016年的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集美大學“弘揚嘉庚精神,培養具有誠毅品格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的辦學特色,均得到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嘉庚先生的教育理念在集美大學得以傳承發揚,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豆饷魅請蟆贰ⅰ吨袊逃龍蟆?、中央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報道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成效。2007年6月3日,《光明日報》以“嘉庚精神成了集美大學的傳家寶”為題,專版報道了學校弘揚嘉庚精神,培育誠毅品格的優秀人才的舉措和成效;2013年9月7日,《光明日報》再次以集美大學:“嘉庚精神”成為“開學第一課”為題,報道我校多年來把嘉庚精神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方面的理念、舉措和成效。
[參考文獻]
[1]任振翔.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晉中學院學報,2016,33(4):11—13.
[2]柯藝燦,葉茂樟.地域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春大學學報,2013,23(6):714—718.
[3]丁曉昌.推進協同育人提升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2(22).
(作者單位: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