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訴
摘要:在農村教學點數學教學過程中,令我頭疼的還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如何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的轉變學困生,是每一位教師所必須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教學點;學困生;小組合作
一、農村教學點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內因
(一)數理邏輯智能較差
學困生在回答為什么數學成績不好時,都說是因為自己“笨”、“不聰明”。這實際上指的是他們的數理-邏輯智能有待提高。包括計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通過觀察我也發現學困生要么對問題感到無從下手,不能在問題和條件之間建立聯系;要么好不容易列出了算式,計算又出現了錯誤。
(二)缺乏高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效的學習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低效的學習方法卻是“事倍功半”。學習實際上也是培養好習慣,好的習慣能使人受用一生。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們有好的習慣。上課時,學優生能做到全神貫注地聽講,積極地思考。而學困生上課好開小差,懶于回答問題。學優生是先理解后記憶,而學困生是死記硬背,記得又慢,忘得又快。學優生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能自覺學習,而學困生的學習自覺性就很差。他們必須在家長、老師或班干部的監督下才能學一會兒。
二、農村教學點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外因
(一)老師方面
老師沒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道理我們每位老師都懂,但是有多少老師去真正的落實呢?每位學生能力不同,完成的作業量也應該不同,但我們老師卻經常讓全班同學做同樣的作業,這樣就導致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俺圆涣恕钡膶W生不僅品嘗不到勝利的果實,還會受到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歧視。造成他們對學習無興趣,自信心下降,成績會越來越糟糕。
(二)家長方面
父母沒有盡到管教責任。時下的農村,年輕的父母都在外地或本地工廠打工,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而把管教、照顧孩子的責任交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卻是疼愛有余、嚴厲不足。一些學習自覺性、自制力差的孩子就會由拖拉作業到不做作業,很快淪為學困生。
三、讓農村教學點數學學困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措施
(一)關注學困生,使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怎能實現課改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目標呢?學困生怎能有學習的自信心?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尊重、熱愛、關心學困生,了解并理解他們,當我們摘下有色眼鏡把學生當朋友時,他們就會主動向我們吐露心跡,喜歡聽老師的課,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樂于接受,從而自覺糾正自己的各種行為,主動投入到小組學習中來。
(二)合理組建合作小組,使學困生有事可做。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協作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和提高。
(三)教學重心要下移,讓學困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首先,小組合作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去,特別關注學困生的思考、發言,引導、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傾聽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在小組匯報時,應讓學困生代表小組來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并要有目的性的提問:“通過剛才的合作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樣想的?”、“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等這樣的問題。這既是檢查小組討論的情況,又可檢查學困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為教師及時調控課堂有很大的幫助。
(四)培養和提高學困生的合作能力和習慣
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要著力培養學困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學困生往往不習慣聽別人的發言,教師應明確告訴他要做到:記住別人發言的內容,包括必須聽清教師的問題,聽懂小組的分工要求,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言,即使對他的發言有意見或聽不明白,也要耐心地聽別人說完,要積極思考別人的發言。使學困生意識到傾聽別人發言,既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從別人的發言中會得到很多啟發,從小組其他成員身上收獲更多的知識、方法,養成一人發言,組內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五)評價體制向學困生傾斜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對學生采取評價傾斜策略,即對能有效幫助學困生的小組實行評價升級制度。各小組作為一個整體團隊進行組間競爭,幫助學困生的業績作為小組間與小組的成績掛鉤,在這方面表現出色的小組可以得到獎勵(加分、小紅花等),合作學習是教學活動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關注合作學習整體活動的同時,更要關注合作學習中的學困生,讓他們在合作小組中擔任適合自己的角色,合理組建合作小組,注重對他們合作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教師有效正確地指導和設計合作內容,這種評價傾斜能使每個學生更具責任感和成功感。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是教學活動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關注合作學習整體活動的同時,更要關注合作學習中的學困生,讓他們在合作小組中擔任適合自己的角色,合理組建合作小組;注重對他們合作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教師有效正確地指導和設計合作內容,讓每位學生的主動、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28)
[2]2011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師大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