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杰
【摘要】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從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出發,也廣泛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不斷改革創新小學音樂教學的形式,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音樂 情感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205-02
一、學會欣賞音樂之美
凡事都需要熏陶,樂感也如此。教學中老師要多給學生創設出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說教師在播放音樂時,可以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樂感受音樂的情景,學會聆聽音樂中的情感,也可以帶動學生,讓孩子們隨著旋律打拍子,分辨其規律。因為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教師要加以引導,讓學生學會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釋放學習的壓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編舞蹈,以演唱或小舞臺劇等形式,發揮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盡量讓每個學生都登臺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突出歌曲的內在情感,促進學生情感交流
小學音樂教學就要充分突出歌曲的內在情感,來促進學生的情感交流。入選教材的一些歌曲,也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要千篇一律,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基于歌曲內在情感的表現,就要引導學生積極的感受學生音樂情感的基本條件,結合教材的基本特點,進而突出歌曲自身的情感內涵,進一步的誘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領悟歌詞,感受音樂氛圍古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古人認為學生學習過程,更要正確的領悟詞的意義。小學音樂教學要基于歌詞的韻律以及內涵的情感體現,更要引導學生全面的體會歌詞的妙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彎月兒小小的船》這首歌,也有學生聯想到嫦娥奔月的美好境界。一些愛好科幻的小男孩同樣也聯想到對宇宙世界的探索。伴隨著輕輕松松的教學氛圍,學生更快的融進歌曲的意境,這樣學習效果也會好一些。
(二)詳細化展示,老師如果想更好的讓學生們感受到歌曲的情景,就要更加詳細的展示出歌曲的內容圖,讓學生們去結合畫面來想象,也是形象化歌曲的內容,結合了兒童的思維特點,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學習《國歌》這一內容的時候,比如說有的學生對老師說,老師聽到這首歌,突然有一種跟別人打架的情感,教師在對小學生的這種不良感受分析的時候,就要做好這首歌的引導教學管理,結合這首歌的產生年代和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歷史情況,進而分析一些音像資料,盡可能的給人一種正面激勵的感覺,以此引導學生產生正確的思維。
三、讓孩子在優美的旋律中展現自己
教師不要存在音樂是副科的心理,認為音樂課不重要也不去給學生留作業,為了讓學生體驗,從而印象深刻。教師每堂課都要給學生留作業。當然作業可以簡單化,比如可以讓學生們找一首自己喜歡的音樂課堂上一起來分享,低年級的學生也可以讓家長幫助,可以自己在家自學一首兒歌,第二天課堂上進行展示等等。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欣賞,還要在觀察的基礎上實踐,比如,大聲演唱出來,比如,用簡單的打擊樂器敲打出來節奏等,這時,教師也可以檢驗學生領悟得是否正確。讓學生真正了解了作曲的感受,找出和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四、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一)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在授課時要避免運用枯燥的教學手段,多去嘗試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吸引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通過合作教學完成音樂學習。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利用音樂、視頻等方式為學生補充音樂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豐富自己的頭腦。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實踐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各種節奏通過鼓掌、拍手等方式進行把控,這樣學生們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音樂教學的課堂上不再是僵硬的課堂,反而會充滿活力。
(二)讓學生展開想象,加深他們對音樂的感受
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展開充分的想象,讓學生深刻理解樂曲表達的意境和內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傾聽音樂的過程中,要鼓勵他們進行積極的想象,讓他們在優美的樂曲聲中進行音樂體驗,例如,在教學生《小放牛》時,讓學生跟隨音樂進行充分的想象,通過想象,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放牛時的情境,并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說出來。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紛紛說出了自己想象的情境。有的說看到了廣闊的草原和落日;有的說在天空中看到了老鷹飛過;還有的說看到了緩緩的溪流……在想象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在進行樂曲欣賞時能使他們的思維更寬廣,獲得的感受更豐富。在讓學生進行想象時,教師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想象和感受。
(三)寓教于樂
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通過游戲教學,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形式,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音樂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間像小馬車》時,就可以通過音樂劇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分組表演進行教學,這種音樂劇的形式,能夠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四)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深入理解樂曲的內容,加深他們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融入到樂曲中,激發他們的情感,加強他們的音樂體驗。讓學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能激發他們積極探究音樂內容的主動性,通過認真傾聽,分析樂曲中針對這個角色的演奏,讓他們能形象的進行表演。例如,在教學《小動物告別會》時,讓學生在傾聽歌曲時根據內容進行即興表演。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都參與到了表演中,他們活靈活現的表演了各種小動物,使課堂氛圍非常活躍。結合歌曲進行表演,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對音樂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每節音樂課上都能夠積極參與,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促進他們音樂素質的發展。
總而言之,教師更要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的角色,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獨特的內涵魅力。教師的情感教學更要積極的創設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加深學生對歌詞的深入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