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比日本東北地區高校和中國東北地區高校,進一步提煉日本高校食育實施的方法和特點,希望給業內人士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食育 高校 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15-02
引言
“食育”一詞自2012年受到我國學者重視以來,通過科普論文介紹、省市教育項目立項、繪本引進和出版、微信/微博公眾平臺推廣等方式,目前在我國民間已有了一定認知。然而,縱觀目前中國食育開展的對象和形式,筆者發現專家的重點都放在了青少年身上,而沒有像日本一樣,在成人中也持續實施食育教育。尤其是介于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校領域,經常受到忽視。本文在《對日本高校踐行“食育”教育的調查研究》[1]一文基礎上,通過對比日本東北地區高校和中國東北地區高校,進一步提煉日本高校食育實施的方法和特點,希望給業內人士提供一些借鑒。
2015年,筆者走訪了日本東北地區的幾所高校,對其常年開展食育推進計劃進行了粗淺的調查,通過調研,進一步深究了日本高校食育的方法與特點,得出以下結論:
一、地域、鄉土文化的保護
日本高校食堂會定期制作專題展板,長期宣傳“地產地消,身土不二”思想。此思想最早出自《大乘經》。原本是一種佛教思想,后被韓國采用,用來對抗農產品全球化。后來此詞經韓國又傳入日本,成為了《食育基本法》立法的一項重要參考。韓、日的重視使這個佛教詞匯帶有了濃厚的東亞農本色彩。目前它的解釋發生了深層次的變化,提倡自身與傳統飲食文化密切相連,秉承“土生土長的土地上生產出的東西才最適合自己”的觀念,已成為振興本國農村與農業的重要手段。
在筆者調查的范圍內,中國高校食堂里并沒有這方面的宣傳。這會讓學生對當地菜沒有概念,鄉土意識淡薄,鄉土自豪感差。
二、公共團體和民間參與
在日本,由于《食育推進基本計劃》的嚴格推行,來自官方和民間的組織都積極地參與到高校食育教育中來。如高校周邊社區也在自治委員會呼吁下,參與校園文化建設,這體現了高校與社會和諧共建的方針,是日本政府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一項重要的“都市再生計劃”舉措。而對于居民給予校園飲食文化的意見和建議,學校也高度重視,從而進一步反饋給學生更好的就餐環境。
反觀中國,高校與學校周邊社區似乎彼此孤立,長此以往,高校影響社會的功能會逐漸退化。
三、激勵·獎勵機制
以日本東北地區的高校為例,各高校的“生協聯合共濟組織”會鼓勵本校食堂參與“東北地區高校食堂巡食計劃”活動。巡食計劃為東北地區的食堂排名,從特色、口感、服務、環境、生產鏈、對“食育”的踐行、文化傳承等各個方面給出評價。排名前幾位的高校無疑成為了地區矚目的“明星”,食堂也成為了宣傳高校的一張名片。近年來,北京的高校也曾一度在學生中發起“京城食堂排名”活動,但是選出來的食堂排名,大都以口感和視覺為第一參考,多少忽略了食育價值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服務、環保、有機、生產鏈、文化傳承、鄉土情懷等。
四、宣傳科普
以日本東北地區高校為例,各學校食堂都會在學生用餐的餐桌上擺放“豆(小)知識”,按季節定期更換。如春天的時候,擺放春季飲食指導。具體到一碗湯、一道菜、一片面包的制作;此外擺放有預防春季疾病的知識宣傳。小小專欄,定期更換,每張桌上必須設置。這種“近距離”的食育讓學生十分暖心。
反觀中國高校,筆者看到,盡管食堂也有科普宣傳,但采取都是大展板形式,高掛墻上,放置于人來人往的入口處。不僅難以吸引學生目光,而且趕上飯口時間,人流涌動,根本無法駐足觀看。在宣傳四季時令養生之時,某所高校確實制作了展板,但語句空洞乏味,諸如“春季,陽氣升發,肝氣順暢通達,志生。本食堂精心搭配的菜、湯、等菜肴,合理順應春季營養。適時而食、可享受春季美味。”等。學生看了不明所以,得不到確切飲食指導。而且,許多高校幾乎毫無例外的,就餐桌上都貼著手機、考研等商業氣息濃厚廣告,白白浪費了踐行食育教育很好的場所。
五、個人身體管理
日本的“食堂結賬小票”標注著飯菜攝取的五大營養配比,成為一張學生可以自查的“體檢表”。在日本,面對即將走向社會工作和成立家庭的高校生們,校方以先進的科技手段敦促他們管理自己,是食育教育的目的所在。
相比日本,我國各大高校還沒有開發這方面的舉措。
六、結合傳統文化
日本高校食堂會伺季節和時令的變化,及時開展食育教育宣傳,也會結合日本傳統節日,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如4月份,慶祝新生入學的“櫻花入學湯”;5月份慶祝日本男兒節的“力士烏冬面”;7月份的海鮮料理盛宴,體現的是日本傳統的“海洋感謝日”。9月份是敬老節,食堂會在此時制作各種養生魚類佳肴,并提倡學生回家為家里的老人做菜等。
中國方面,目前還在摸索中,任重道遠。
總結
由于中國并沒有對食育立法,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推行食育教育的計劃,所以目前我國的食育踐行還很不完善。借鑒日本食育教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推行食育,這對盡早實現復興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佳璐.對日本高校踐行“食育”教育的調查研究[J].中華少年,2016,24.
作者簡介:
王佳璐(1982—)女,漢族,吉林市人,博士,長春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文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