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瑤
【摘要】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實踐頗受任課老師的喜愛。目前的分層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內(nèi)涵理解的誤區(qū),層次劃分的固化、不辯證的劃分標準以及分層次教學與其他教學改革實踐整合的缺失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如下的應對策略:分層次教學內(nèi)涵理解的宏觀化策略、層次劃分的靈活化策略以及分層次教學與其他教學改革的相互匹配策略。
【關鍵詞】中職英語 分層次教學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91-02
分層次教學在中職教學實踐中由來已久。在這長久的教學實踐之中,它在提升了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許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總結(jié)與歸納,既是發(fā)揮分層次教學積極影響的關鍵,也是深化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基礎。為此,我們以“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實施的問題及應對”為題,把自己對上述問題思考的結(jié)果分享給廣大同仁。
一、分層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jié)
在分層次教學的實踐中,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析:
1.內(nèi)涵理解上的誤區(qū)
分層次教學是依據(jù)一定教育教學理論而進行的教學實踐。因此,對于其內(nèi)涵的理解直接關系到教師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具體安排和規(guī)劃。所謂的分層次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以及非智力因素等進行的有效劃分,將水平相差不大的學生安排在一起,根據(jù)分層教學班制定相應的英語教學目標,使教學過程層次化,作業(yè)布置層次化,效果評價層次化,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均能達到相應的目標,達到全面提高英語成績的一種教學方法。[1]從這段引文可知,分層次教學的關鍵在于對學生的分層次。即把具有相同知識水平與相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安排在一起學習。分層次教學方法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即教學過程的分層次、作業(yè)布置的分層次、效果評價的分層次。這也就是說,相對分層次教學而言,“分層次”應該體現(xiàn)在全部的教學活動之中。
其實與上述界定不同的是,對于“分層次”的理解不應該過分地局限于教學方法的層面上。它還應該是一種教學理念。如果能夠突破教學方法的束縛,那么我們就可以把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課程的設置納入到“分層次”的研究之中。從而,使中職教學中的“層次”分得更加細化。例如,把就業(yè)需求的層次化,把課程內(nèi)容、教材編寫的層次化,似乎更能使“分層次”教學的優(yōu)勢得到淋漓盡致地發(fā)揮。
2.分層次的固化
在目前的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實踐中,分層次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對學生的分層次上。雖然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jīng)Q定了教學內(nèi)容應該如何分層次。但是,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是一個變量,知識欠缺的學生會在學習中逐步提升;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會在一定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增強。因此,分層次應該具有辯證性。或者說,分層次的結(jié)果應該在教學中及時調(diào)整。即,我們老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例如,從表面看,這些學生都是口語差,但他們差的原因卻會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因為語法欠缺導致的,有的可能是詞匯量導致的,也有的可能是學習方法問題導致的。因此,如果能夠把這些原因再進行細化,分成不同的層次,無疑更能提升分層次教學的客觀效果。
3.層次劃分標準少辯證
在目前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分層次教學一般表現(xiàn)為兩種固化式的模式:一是“顯性、相對固定”的分層方式,打亂原有的行政班將學生按照成績高低劃分層次重新編排成班;二是“隱形、動態(tài)調(diào)整”的分層方式,在正常的行政班內(nèi),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基礎將學生分為2-3個層次。[2]這樣的分層次教學實踐,往往會使老師把教學的關注點集中在學生的層次提升上。對于第一種情況而言,它可能更適合于學生的學習。但是,對于第二種情況而言,雖然這樣的分層次學生不知情,但是由于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化還是極易產(chǎn)生消極影響。對于處于更高一個層次上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放松自己的學習;對于低一個層次上的學生而言,他們又會誤認為完成相關的作業(yè)就達到了具體的教學要求。因此,在分層次的時候還應該有辯證的思考。并不是某些處于低一層次上的學生,面對什么樣的教學內(nèi)容都要降低一個檔次的要求。
4.分層次教學缺少與其它教學改革的配合
既然分層次教學是一種理念,那么它就應該與其他教學理念相互整合。可惜的是,在探討分層次教學的相關研究文獻中,很少有研究者能夠把分層次教學與其它教學理念或者說是其他教學改革整合在一起。例如,翻轉(zhuǎn)課堂理論與分層次教學理論的整合。對于翻轉(zhuǎn)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有研究者這樣總結(jié):而翻轉(zhuǎn)課堂中學生在課堂上以課內(nèi)作業(yè)、實驗和討論的形式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學生在鼓勵同伴討論的試驗環(huán)境中學習,他們能利用相互解釋概念的優(yōu)點,從而強化、鞏固自已對這些概念的理解。[3]這也就是說,在翻轉(zhuǎn)課堂教學實踐中,如果老師們把具有相同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似乎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的提升則又是他們向更高一個層次邁進的前提。因此,分層次教學應該與其他的教育教學理論整合,應該與其他的教學改革實踐相互融合。
二、分層次教學所存問題的應對策略分析
根據(jù)上述對目前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中所存問題的總結(jié)與歸納,我們可以采取如下的策略進行解決。
1.分層次教學內(nèi)涵理解的宏觀化
分層次教學是一個教學理論而非單一的方法。即,在更加宏觀的層面上理解分層次教學。從而實現(xiàn)分層次標準的多維化。
首先,知識能力的分層次標準。這一標準在目前的教學已被經(jīng)常使用,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卻不應該固化。無論是突破行政班級限制的英語教學,還是在同一班級內(nèi)部進行的層次劃分,都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變化進行及時的重新劃分。否則,僵化的分層次并不是分層次教學理念的核心。
其次,分層次應該貫穿于全部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除了上邊提及到的教學內(nèi)容的分層次,作業(yè)的分層次,以及教學評價的分層次外,還應該探討中職英語課程的分層次,中職英語教材編寫的分層次。雖然國家統(tǒng)編教材不可能實現(xiàn)分層次編寫,但是作為與之配套使用的校本教材卻完全可以進行分層次編寫的嘗試。
最后,分層次教學并非只是任課教師的事情,它還應該從學校管理的層面上進行分層次教學。例如,課程體系的分層次設計。面對不同的需求,設計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無疑是最能落實分層次教學理論的途徑。
2.層次劃分的靈活化
分層次教學的核心在于分層次的靈活化。即,根據(jù)教學的需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不同的標準進行靈活的層次劃分。例如,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水平,可以把學生劃分不同的層次;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是學習習慣也可以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只有堅持多維化的標準才能更加客觀地劃分學生的層次。再如,同樣是面對同一篇課文教學,我們老師可以以知識的差異、能力的差距以及語音的差別等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從而使我們的中職英語教學更有針對性。
盡管分層次教學實踐中,任課老師不會向?qū)W生故意透露他們所處于的層次,但是根據(jù)所教內(nèi)容以及布置的作業(yè)情況,學生還是很容易明白自己所處的層次的。每位學生都有自尊心,分到最差一層的學生心里會不舒服,會產(chǎn)生對抗心理。[4]因此,為了消除分層次教學的這種影響,我們就更應該采取靈活的標準對學生進行靈活的層次劃分。使他們既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學生的差距,又不能因為這種差距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
3.分層次教學與其他教學改革的相互匹配
分層次教學應該與其他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相互整合。除了上述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之外,分層教學還應該與中職英語微課,與中職英語核心素養(yǎng)問題的探討等諸多教育教學改革整合在一起。特別是對于中職英語慕課而言,它更是分層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資源。
分層次教學與其他教學改革實踐的整合可以起到理論上的互補,實踐中的整合作用。對于前者而言,理論上的互補可以使所分的層次更加趨向于合理;對于后者而言,實踐中的整合可以減輕英語教師的備課負擔。因為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講解的內(nèi)容要有所差別,而這需要我們老師準備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因此,我們就應該充分地運用網(wǎng)絡資源。
分層次教學深受中職英語教師的喜愛。在具體的實施中它也的確提升了英語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但是這并不是說,在分層次教學實施中不存在任何問題。在目前的分層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即內(nèi)涵理解的誤區(qū),層次劃分的固化、不辯證的劃分標準以及分層次教學與其他教學改革實踐整合的缺失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如下的應對策略:分層次教學內(nèi)涵理解的宏觀化策略、層次劃分的靈活化策略以及分層次教學與其他教學改革的相互匹配策略。
參考文獻:
[1]王月.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才智,2016(27):105
[2]于紅.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5(01):69-70
[3]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151
[4]耿穎杰.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英語課程與教學模式——學案導學、分層次教學實踐與探討[J].職業(yè),2016(0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