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協全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深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已成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熱點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切入點,關注探究過程,耦合理論與實踐教學,引領學生主動探究,發散思維過程中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升數學綜合實踐能力,落實核心素養。
【關鍵詞】關注 探究過程 落實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148-01
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屬于現代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數學問題為基礎,關注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過程,深化各層次數學教學,貫徹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理念,引領學生走進數學教學實踐情境,不斷發展數學思維能力,高效培養核心素養的同時彰顯個性,促使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在新課標下打開全新的局面。
一、巧用信息技術,叩響數學興趣之門
數學興趣的激發是關注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首要前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巧用信息技術,生動、形象地呈現抽象、復雜的數學課題知識,降低難度的同時增加趣味度,吸引學生注意力,引領學生走進具體化教學情境,深化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中,順利叩響數學興趣之門,樂于并愛上數學學科學習。
以“相交與垂直”為例,在課題教學之前,教師要在剖析“相交和垂直”課題內容的過程中巧用信息技術優勢,聯系班級學生生活實際,科學整合教材內外內容,以PPT課件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課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呈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十字路口”等動態圖片,刺激班級學生感官,有效激起求知欲望,為叩響數學興趣之門乃至核心素養落實埋下伏筆。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作用下的教學情境中巧妙導出“相交與垂直”這一新課題,巧用信息技術多樣化優勢,動態呈現靜態的“相交與垂直”課題內容,將其生動化、具體化,在具體化教學情境中引領學生準確把握“相交”、“垂直”二者概念等知識點。隨后,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下指導學生如何利用三角尺準確畫出直線的垂線,包含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掌握點與線間垂線段最短的原理,把握“相交”和“垂直”區別和聯系等知識,構建起關于“相交”和“垂直”的知識結構體系。進而,在培養學生空間觀念與初步畫圖能力過程中,順利叩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數學課堂參與意識,更好地進行數學探究實踐,有效培養核心素養。
二、借生活化問題,增強學生探究意識
在落實核心素養過程中,學生探究意識增強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也是關注探究過程中的關鍵點。由于數學學科知識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生活化問題,讓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探討、分析并解決課題問題,準確理解課題知識,日漸增強探究意識,主動參與自主和合作探究中,不斷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發展。
以 “路程、時間與速度”為例,在課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課題重點與難點內容,以學生為導向,科學設置課題生活化問題,比如,小東和小芳是好朋友,小東家和學校的距離為480米,而小芳家和學校的距離為360米,他們到學校所花時間分別為8分鐘/4分鐘,請問這對好朋友誰走得快些?教師可以將“路程、時間與速度”課題知識巧妙貫穿到這一生活化問題中,巧妙引導班級不同層次學生探討、分析,準確解讀題意的基礎上探索問題解決方法,在解決這一生活化問題中準確把握“路程、時間與速度”課題知識。隨后,教師要在關注班級學生探究學習過程的基礎上,根據課題問題解答情況,進一步巧設生活化問題,便于班級不同層次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課題重點與難點知識,在無形中有效增強探究意識,落實核心素養。以此,確保課題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注重自主探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自主探究作為關注學生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引領班級不同層次學生親自參與課題教學實踐,在發掘學生各方面潛力,獨立完成課題實踐任務,有效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真正意義上落實核心素養,促使數學課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更具特色。
以“梯形的面積”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從不同方面入手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親身實踐中探尋客觀真理,持續獲取知識與情感,有效培養核心素養。在講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知識點中,教師可以巧妙引導班級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課題知識,即“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再向班級學生提供相關材料,根據“梯形的面積”相關知識點,親自動手拼一拼,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誘發,看看是否可以利用“遷移”、“轉化”等思想方法,將“梯形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再探究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等角色,多維度觀察班級各層次學生自主探究過程,明確在探究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班級學生肯定評價的過程中,要以問題為導向,指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科學記憶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等知識點,突破“梯形的面積”課題教學重點與難點,完善構建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進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促進思維能力發展,科學培養并提升數學核心素養,順利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四、強調合作探究,提升數學實踐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關注學生學習探究過程中高度強調合作探究,巧用抽象化與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共同解決數學課題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化構建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培養數學思維并提升數學實踐能力,日漸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以“圓柱的表面積”為例,在講解完課題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圍繞班級學生已有的數學水平,圍繞“圓柱的表面積”課題重難點內容,巧設難易度不等的課后探究型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的基礎上,讓班級學生幾人一組進行合作探究,巧用課堂上掌握的“圓柱的表面積”課題知識點,共同探究需要完成的實踐作業,巧用相關測量工具,合理測量圓柱物體長、寬、高等,在實踐過程中深層次分析題意并明確解題思路,巧用掌握的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科學解決對應的探究型“圓柱的表面積”課后問題,以PPT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要客觀評價各小組學生課后實踐作業完成情況,在關注學生探究過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巧設課題實踐任務,促使小組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共同解決數學實際問題,最大化提升數學實踐能力,高效培養核心素養。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新課程理念,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多層次指導班級學生探究學習,用活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高效解決數學實際問題,提高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多維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以此,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和實效性,更好地綻放數學課堂藝術魅力之花。
參考文獻:
[1]翁清況.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9):303.
[2]郭洪偉.小學數學學習力的探究——聚焦小學數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小學,2017,(10):18.
[3]錢留娟.探究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2):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