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梅曉玲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及新課改推進,教學中不斷出現新的技術與方法,在推動教學改革及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中地理引入交互式智能平板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地理 交互式智能平板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171-02
1.交互式智能平板分析
交互式智能平板通過高清液晶屏與操作臺,借助人機互動、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完成各項操作。其特點與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交互式智能平板具有極高的集成性,且連接簡單、節省空間。智能平板將眾多功能融于一體,直接省卻中間諸多的連接線環節,提高設備運行效率,給教師提供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
(2)運行穩定不易受到外界干擾。交互式智能平板現象效果清晰,教師最后排的學生也能看清楚,不過多依賴光線,直接省卻投影環節,避免出現教師靠近屏幕講解時投影出現在自己身上的情況。
(3)操作簡單且功能強大。交互式智能平板存在突出的交互性,包括傳統電子白板的所有功能,且操作類似智能手機,使得整個課堂更加自然,老師也可以更好的發揮,提高教學質量。
2.交互式智能平板與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中交互式智能平板作用體現在諸多方面,本部分詳細分析其應用環節與內容。
2.1 借助平板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地理中引入交互式智能平板,可以讓教師根據需要選擇教學資源,最合理呈現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文字或圖片等,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交互式智能平板課堂結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教師也可以形成具有鮮明個人特點的教學風格。
2.2 擴充課堂教學知識內容
交互式智能平板可以提供更多的知識內容與新鮮元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其主動探索與學習,提高課堂開放性。在一種輕松融洽的氛圍中完成師生互動,達成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3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習主動性越強,探索未知的欲望越強烈。交互式智能平板將枯燥的教學內容具體化,通過多種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地理素養。
3.高中地理教學中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應用分析
3.1 課前導入
對知識點的興趣直接決定學生能否掌握課堂內容,尤其是地理這門號稱“文科中的理科”的課程,含有很多抽象性、概念化的知識點,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具體到交互式智能平板來說,主要有兩種導入方法。
(1)知識型引入方法。交互式智能平板知識型引導并不是單純的羅列地理知識點,而是借助動畫、圖片等形式將知識點展現出來。如,“地球運動”知識點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平板直接播放地球公轉與自轉的動畫視頻,通過這種具現化的方式進行知識點講解,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觀察地球公轉與自轉特點,提高教學質量,降低教學難度。
(2)活動型引入方法。就是通過組織一些小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習興趣與欲望。如,“地殼運動”知識點學習時,教師可以將南美洲與非洲輪廓展現出來,邀請同學上臺移動兩個輪廓,其余同學仔細觀察兩個大陸輪廓是否完美契合。通過這種有趣的小活動,激發學生求知欲,順利引出本節課內容,為教學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3.2 課堂展示
(1)教師講課要點。教師在講課時,經常會講到很多定義、概念等,教師就可以利用電子板可標注這一特點,將這些對學生來說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進行著重標注和概括,方便學生了解和記憶。而且在教師使用電子板的過程中,他是站在板前的,與學生屬于同一平等的位置,不會讓學生產生“距離感”。
(2)合作學習要點?,F代教學過程總推崇合作學習,整個學習中教師僅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此時也可以發揮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作用。
(3)地圖教學分析。地理學科中地圖識別異常重要,教師可以利用平板開展地圖教學,降低教學難度。發揮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作用,提高高中生地理素養,為后期學習與高考奠定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中引入交互式智能平板,既能減輕教師教學負擔,又可以創新學生學習方式。希望通過本文論述,可以給類似研究提供經驗借鑒,深化高中地理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李偉麗.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7(34):48-49.
[2]馮艷君.Focusky軟件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高中地理專題教學“地貌”為例[J].現代教學,2017(Z1):129-130.
作者簡介:
李建平(1965.9-),男,安徽省人,安徽師范大學自考中文本科,地理本科,雙學士。
梅曉玲(1986.3-),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師范大學地理教育專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