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成
【摘要】本文明確了分層教學的研究價值,了解了當前分層教學的現狀發展,初步了解了初中體育分層教學的運作狀態和有效的評價機制,尊重了學生的發展水平,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體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應用研究,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研究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分層教學 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211-02
分層教學,是當今教育改革不斷弘揚的一種教學方法,具體概念是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智力發展的優勢,采用分層次管理,促進學生的優勢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下的創新教學模式,也是逐漸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作用的教學方法,初中體育分層教學正是在教育改革的環境下應運而生,其教育效果和教育價值,得到廣大師生的廣泛認可。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與現狀分析
我國現代的分層教學起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在上海開始實施的,是在中學開始的,整個實驗歷程歷經四年多,最后誕生了分層遞進教學策略,構建了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策略,并逐漸拓展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真正挖掘了分層教學的價值真諦,在大家的見證下,提升了教育質量,并在1996年,在上海市教科所和虹口區教師進修學院進行了相關成果的論證與推廣,并逐步向全國輻射,分層教育策略的運用,改善了學習困難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有利于健全人格的發展與形成,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二、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分層教學經歷了漫長的改革,演變,至今,基本趨于成熟發展階段,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黎世法教授提出了“異步教學論”也是分層教學的典型代表。經過大量實驗證明,體育分層教學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際水平,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在各種教學條件支持下,獲得教學質量的最大化。但是,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班額過大,局限了分層教學的實施可能性,部分教師對分層教學信息不足,還有人認為分層教學缺乏公正性,分層教學在改革的路上充滿阻力,但是,體育分層教學,在大量的成功數據面前,驗證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價值,為此,在教師創新改革趨勢的感召下,依然推動著體育分層教學的研究之路,并將持續的進行下去。
三、運用大量的數據調查,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調查的目標是充分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各項數據中獲得學生的體育基礎水平,根據數據分析,獲得學生的發展層次,學生的層次分以下內容量化。1.問卷調查法。教師設定調查問卷,針對學生的運動習習慣,運動方法以及對體育的興趣簡單測試,設定評價標準,以分值形式呈現。2.測試學生體育的個性品質,涵蓋學習品質,比如:堅持性、抗挫折能力、動作表現力、組織能力等,根據測試內容評價學生個性品質,按照優秀、比較優秀、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進行自我評價。學生的四級制層次分配,建立在多次考核數據的基礎上,具有相對的客觀性,可以用于分層管理的依據,可以是ABCD型,可以是AAAA型,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評價標準,實施體育教學的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四、體育教學分層運作管理模式
通過上述資料的匯總,立足于初中的體育分層課堂教學,多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關注面向全體,科學評斷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探求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對學生科學分層,分層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老師方面,要分層備課,分層布置作業,分層設定教學目標,分層輔導,在分層教學的過程里,讓學生感受分層的教育價值,在學生方面,分層練習,分層完成作業,分層參與研討等,針對個性差異,優勢互補,培優補差,體現共享原則。關注個體,依據數據對于學生的評價,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教師注意了層次與梯度,以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以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
五、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效果評價
體育分層教學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征,關注個體的同時面向全體,通過對學生成績的量化,對學生學習品質的觀察,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研究,從效果的量化上,大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示。(1)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聽得懂,學得會,學有所獲,激發了學困生學習積極性,逐漸形成良性循環。(2)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評價上,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同,評分標準也不同的評價機制,評價的過程是隱性的,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增強了自我評價。(3)分層的標準是動態的,隨著活動的不同,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層次不斷的發生著變化,為此,不自覺的形成了競爭機制,讓體育分層教學策略更有效。
體育教學的分層策略,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都可獲得不同的發展,體育教學的分層教學,讓學生找回了自我發展的主動權,學習效果更高效。
參考文獻:
[1]黃曉穎.國外分層教學的歷史發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