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靜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屬于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為文本細讀,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及語文整體學習水平。因此,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文本細讀策略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實施文本細讀的策略,筆者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現狀 文本細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9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及相應學習目標的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教學形式及模式方面的變化,文本細讀屬于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文本細讀過程中能深入閱讀材料進行探究及分析,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為學生們的寫作積累素材,提高小學語文整體學習水平及閱讀能力[1]。文章首先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繼而提出了相應的閱讀過程中文本細讀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及學生的閱讀能力。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傳統教學體制及教學模式的影響,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首先,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于自身教學地位尚未明確,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及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及鍛煉,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較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及探究時間,直接性的對閱讀內容進行講解,不利于開展文本的細讀教學[2]。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等選擇合適的文本進行教學,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導致學生進入思維誤區,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及進步。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實施文本細讀的策略
2.1 深入文本,培養學生掌握細讀的規律
教師在實施閱讀文本細讀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年齡、心理及學習需求等因素加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通過閱讀教學過程中深入閱讀文本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師應針對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及核心思想進行相應的提問,給予時間足夠的時間閱讀、獨立思考及探究后加強學生深入思考、討論的力度,讓學生深層次的分析文本內容及文章的情感體會,引導學生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文本中的關鍵點及重點,最后引導學生將文本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方便學生很好的進行理解。
2.2 設置趣味性的閱讀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閱讀文本產生學習及探究欲望,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及特點出發實施相應的教學手段。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但由于年齡的特殊性,學生又對生活具備一定的好奇心及探究心理,生活中很多的小事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加以引導及指導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再小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殊性選擇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繪本進行閱讀,創設相應的閱讀情境后,將學生引入閱讀教學的情境中,激發學生想要對閱讀文本進行了解及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的中心句及重點段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閱讀文本的中心句是文章的骨架這一特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細讀閱讀文本的中心句,從多層次、多角度及全方面的把握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及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指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精彩部分進行相應的重點品味及鑒賞,針對散文、詩歌等優美作品中的經典片段摘錄下來,為寫作積累素材。
3.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現階段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之處,將閱讀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引導學生體驗閱讀文本中的情感等方面,通過實施深入文本,培養學生掌握細讀的規律、設置趣味性的閱讀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及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的中心句及重點段落等途徑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提高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4):194.
[2]龐鳳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6(6):81.